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老乔的雷锋情结
编者按
多年来,文艺界政协委员积极对文艺发展建言献策,并在各自领域中深入生活、创作文艺精品。他们身上,有精彩的故事、有深刻的思考……两会副刊推出“委员说话”栏目,由委员口述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今天是“学雷锋纪念日”,首期“委员说话”邀请王兴东委员讲述他眼中雷锋战友乔安山的这些年。
王兴东(右二)与乔安山(右一)在“中国雷锋林”启动仪式上。
“兴东老弟,我是老乔,现在机场呢,又要去外地做学雷锋的报告。”电话里传来乔大哥爽朗而熟悉的声音。
乔大哥是乔安山,雷锋的亲密战友,我编剧的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的主人公。乔安山比我大10岁,1941年生,他比雷锋小一岁,我一直亲切地称呼他为“乔大哥”。1997年《离开雷锋的日子》电影公映,乔安山的形象随着这部电影走遍全国各地,人们才知道,乔安山在雷锋去世后的30余年里,一直以老班长为榜样默默地做好事,无私地奉献爱心。
《离开雷锋的日子》当年在北京市创下最高上座率,185万人走进影院,票房效果很好。据电影频道负责人告诉我,19年来放映39次,依然有收视率。一部回答雷锋22岁时如何离开了我们,与他生命息息相关的战友乔安山如何继承雷锋遗志的主旋律电影,竟然有这样经久的生命力,作为创作者当时是意想不到的。更让我想不到的是,这部电影整整影响了两代人。一位朋友告诉我,当年他是学校组织观看的这部电影,那时还是中学生,如今自己也当了孩子的父母,在为自己孩子选择电影时,思前想后,还是觉得《离开雷锋的日子》应该让自己的孩子也看看,从小培育做人的品格。一部主旋律电影,推出一个人物乔安山、传达一种社会需要的精神基因,细一想,这部电影我是投入了真情实感,才会收获如此感动人心的艺术效果和社会效益。
电影彻底地改变了乔安山本人的“命运”。
我和乔安山相识在1995年。当时我从报纸上看到了一个消息,说一个叫乔安山的人,1962年8月15日与雷锋同车执行任务,他在倒车时,意外撞倒了一个晒衣服的柞木桩子,打在了指挥倒车的雷锋的太阳穴处,雷锋经抢救无效牺牲了。这样一个与雷锋有特殊关系的人物一下子吸引了我,我从长春赶到辽宁省铁岭市找到了乔安山。那时,他已从铁岭运输公司下岗三年,住在破旧的职工宿舍里,和老伴儿在农贸市场卖茶叶和糖果维持生计。对我要采访写电影的想法,乔安山是有顾虑和抗拒的,怕大家都知道雷锋是他撞倒的,人们会歧视他,在铁岭怕待不下去了。
雷锋去世后的30多年里,乔安山对外界隐藏起了和雷锋的关系。因为愧疚和多年来遭受的坎坷,他一直把雷锋默默放在自己的心里,不愿意对外人说。不过,他内心的情感,他身上背负的使命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作为“雷锋班”的一员,立志要把雷锋精神践行下去,这从电影里乔安山和儿子的一段对话可以感受到:
乔兵:“爸,学雷锋是你们上辈人的事,现在都讲怎么赚钱,谁还讲学雷锋?”
“呸!”乔安山将嚼烂的烟丝和满口的苦水吐出来,气得脖颈通红:“乔兵,你再说一遍。”
乔兵:“现在谁学雷锋谁是傻子。”
乔安山:“谁说这话谁是傻子。”
乔兵:“爸,也就你还相信雷锋精神吧?”
乔安山:“别人不信,我不能不信!别人不学,我不能不学!”
我记得电影拍完后,剧组把乔安山请来审片,他泪流满面,一边看一边哭,结束后不停地对我们鞠躬,这部电影神奇地解开了他多年的心结。更让他没想到的是,由于电影在全国各地热映,感动了无数观众,很多地方都请他去作报告。从此,乔安山的人生发生了变化,成为最好的雷锋精神传播者,实现了自己的价值。19年来,乔安山走遍了300多个城市,街道、学校、部队,哪里有需要,他就到哪里去,不收费、不收礼、有问必答。有一次,由于上午下午连着作报告,乔安山的脑血栓发作,住进了医院。可是病好了没多久,他又踏上了征程。这些年,他还收了很多志愿者为“徒弟”,投身公益事业。不管走到哪里,乔安山都很受欢迎,他说:“我讲的是真实可信的雷锋,人们欢迎的是雷锋精神,助人为乐,善待他人,说明雷锋精神在群众中扎根,开花结果,希望社会上多一些像雷锋这样的人。”
我和乔大哥最近一次碰面,是在去年6月底。那一天,来自全国各地的85支中国雷锋出租车队队长、首都的士雷锋车队司机200多人汇聚北京昌平,一起种下绿树,建造“中国雷锋林”。
“我们是的士雷锋车队,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小小车厢传真情,敬老爱幼乘客至上……”中国雷锋车队于2012年5月23日成立,由最初的8支组建队伍发展壮大到如今的85支,遍及全国22个省市。队长王凤进大姐说,车队队员们发扬雷锋精神,通过实际行动在首都义务种下一片雷锋林,我们期望中国雷锋林茁壮成长、世代长青,使首都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人更美,更希望实现有路就有雷锋车。
乔大哥和我站在山上,看着满眼的绿树红旗,心情都很激动,我俩一起挥锹破土,认真把树苗种下,每种下一棵,就好似埋下了一颗雷锋精神的种子。乔大哥对司机们说,雷锋精神扎根有多深,社会向善的力量就有多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热情、友善、诚信,才能把好为人民服务的方向盘。
乔大哥今年已经75岁了,他告诉我,虽然身体不太好,但是只要能动一天,就要去播撒雷锋精神的种子。从一棵树到一片林,需要浇灌养护;从一个人的精神追求,到一群人的道德修养,需要文化的传播,需要精神的感染。这其中,文艺作品担负着启迪人心的任务,一些有骨气、有温度,有信仰的艺术形象,滋养着人性崇善的基因。传播雷锋的精神,我会和乔大哥一样,一直走下去……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王兴东 雷锋战友 乔安山 学雷锋 《离开雷锋的日子》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