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中立性是医闹第三方调解的前提
2015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将“医闹”入刑,最高刑期可达7年。但今年以来,伤医、医闹事件仍不时见诸报端。
“医闹”入刑只是解决医患冲突问题的一种办法。刑法具有“最后手段性”,是一种“必不得已的恶”。如果医患冲突都进入刑事领域,那将是刑法的灾难,更将是医患双方的灾难。“医闹”入刑只是要为正常的医疗秩序划出一道底线,并以刑罚来告诫和震慑“医闹”的行为人,这条底线不能触碰。对还没有达到刑事立案标准的医患冲突或更广义上的医患纠纷,仍要依靠民事或行政的途径来化解。
值得关注的是,医患双方在冲突中似乎找不到恒强恒弱。患方忌惮医院蛮横,医院忧心患方刁钻。要定分止争,就得先有个说理的地方,和一群能让双方信服的评理的人。这个地方,当然不能在医院,那是事发地;这群人,似乎也不能是医生,患方会担心他们拉偏架。或许正因为如此,第三方的重要性才凸显出来。
有媒体梳理了近期多地引入第三方调解医闹的经验。2014年3月,江西省人大在全国率先通过立法,引入第三方调解机制化解医患纠纷。这是全国首个以省为单位的地方性医疗纠纷处理法规。目前江西省实现了省内市县医疗纠纷调解组织100%覆盖。据报道,与2013年相比,2015年江西的医疗纠纷数量下降了37.7%;扰乱医疗秩序的“医闹”事件下降了78.7%。在江西之后,山东、上海、贵州等地也都借鉴江西做法,建立了“第三方调解”机制。医患纠纷既不能由医院说了算或患者说了算,也不任由谁声音大或谁闹腾得大谁说了算,第三方调解比起前面这些办法无疑更具合理性。
这道理似乎不难理解,但关键就在第三方何处找。之前的医患冲突中,最重要的证据材料就是对医疗事故的鉴定。患方要追责,首先得证明医院有过错。依《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负责鉴定的机构是各地医学会。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需要进行司法鉴定的,按照《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组织鉴定。名义上,医学会就是第三方。但具体到某市或某县医学会,有些地方的专家库中的鉴定人是本地医院中的部分医生。当医生就是鉴定人,在这种双重身份之下,患方自然会倾向于认为鉴定缺乏中立性。
第三方调解同样面临权威性和中立性问题。笔者建议,由省级医学会来组建医调专家库,入库的医学专家在省内实行异地调解,或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医调中心的公信力,确保医调结果更具公正性。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中立性 医闹 医患关系


国产大型客机C919计划投入6架试验机开展试飞
故宫畅音阁戏曲馆开馆
9月21日起全国铁路实行新列车运行图
墨西哥中部发生7.1级地震
海峡两岸中秋灯会亮相水乡周庄
巴西发生森林野火 势头迅猛浓烟蔽日
国际原子能机构第61届大会开幕
勿忘国耻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