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本网原创 本网原创
王树理委员心系黄河滩居民迁建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 毛立军)来自山东的全国政协委员王树理今年提交了《关于支持山东黄河滩居民迁建的提案》。王树理告诉记者,前些年他在山东省发改委分管农业的时候,居住在黄河滩上老百姓的安全和脱贫,一直是他牵肠挂肚的事情。直到现在,他仍念念不忘,希望国家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把黄河滩上的老百姓也考虑进去。
王树理在提案中提到:山东地处黄河下游。为保障黄河安全运行,山东限制在滩区发展工业、旅游等产业,滩区已成为山东贫困人口最集中区域之一。加快滩区居民外迁和安置已成为脱贫攻坚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山东黄河滩区面积1702平方公里,涉及沿黄九市、25县(市区),91个乡镇782个自然村,65.5万人。其中54.5万滩区群众居住环境达不到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省定贫困线以下居住人口多达10万人。2014年12月,国家同意山东“在适当范围内开展滩区居民迁建试点工作”,给予首批试点户圴7万元补助政策,2015年山东省在东平鄄城开展了首批试点,共搬迁安置三个村1595户,5019人,工程正式启动建设。
王树理告诉记者:“黄河滩区土地肥沃,老百姓居住在那里,不愿离开。黄河水来了,把房子冲走了再建,冲坏了再修,他们的居住环境一直得不到改善。由于产业单一、上学不便,交通也不便,这里成为当地扶贫工作的重点地区。异地迁建,是政府早已有的决心。老百姓经过试点和宣传,现在不少人已经认识到,老守着泥巴房和原来固有的生活方式不行,现在的脱贫标准变了,要有现代生活元素。迁建,既是为了保证安全,也是为了实现永久脱贫。因此,大部分群众愿意搬迁,渴望迁建。”
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是关系滩区群众民生改善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地方财力有限,资金落实困难很大。为此,王树理建议,国家应充分考虑滩区群众对外迁解决防洪安全、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和实际需要,在一期试点的基础上,同意并批准山东2016年开展滩区居民迁建二期试点工程,给予与一期试点相同的中央资金政策补助政策。同时,把试点县的经验推广到全省25个县,让滩区几十万人在精准扶贫中真正享受到现代元素的小康生活。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王树理委员 黄河滩居民迁建 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