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本网原创 本网原创
全国政协委员李冬玉:办好学前教育就是在积累国家财富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 顾书亮)“学前教育相比其他学段,仍然是薄弱环节,教育资源短缺、经费投入不足、师资队伍不健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入园难入园贵’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全国政协委员李冬玉在两会期间建议,各级政府应真正把学前教育当作社会公共事业,确保公共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努力建立学前教育的公共服务体系。
李冬玉委员指出,学前教育的“难”表现在就近难,想进管理较为规范的学前教育机构难;“贵”,表现在较为满意的机构收费贵。“难”和“贵”的原因,一是机构总体数量不够,不能满足学前教育数量上的需求。二是不少城乡结合部的学前教育机构不达标。由于基层政府公办学前机构财力有限,而这类民办机构的布局、收费能满足部分家庭需求,主管部门强制取缔难以落实。三是公办机构条件相对较好,且收费低廉,但由于招生有限导致入园难,凭关系、暗地里多收费成为获取入园资格的主要途径。四是一些学前教育机构过度追求经济效益,收费标准高于一般机构数倍,造成了不少年轻父母的盲目攀比和家庭的非理性支出。
“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工作链条中重要的、不可缺失的一环。”李冬玉委员认为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她建议,应逐步构建“以公办为示范,以民办为主体,以民办公助为主要方式,多种方式和谐发展”的学前教育办学体系。学前教育经费应尽快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和实现预算单列,对符合办学条件、收费在市场平均标准以内的民办机构,落实有支持力度的生均补助标准。对有社会需求但安全隐患大的机构,应制定可行的标准,限期整改后给予财力扶持。
编辑:薛鑫
关键词:全国政协委员李冬玉 学前教育 积累国家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