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本网原创 本网原创
陈锡文:我们的粮食产量既“多”又“少”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谢靓)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增长,但粮食进口也在增加,粮食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3月6日,在全国政协第十二届四次会议举行的首场记者会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出这样的疑问,对此,陈锡文的回答是:“多了和少了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他认为,粮食生产也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国已实现连续12年粮食增产,陈锡文说,从2003到2015年,粮食总产量提高了3815亿斤,这显然是多了。但去年看粮食总产量虽然达到12429亿斤,还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大概还存在400亿斤的缺口需要进口来弥补,这显然又少了。
在陈锡文看来,既“多”又“少”揭示出两个基本矛盾,首先是总产量在不断增长,但是粮食品种结构的供给方和需求方还存在明显的矛盾,“供求之间最主要的还不是总量的矛盾,品种矛盾比总量矛盾更突出。”陈锡文说,另一个矛盾是我们的粮食没有国际竞争力,“比如玉米供给完全可以满足需求,但我们还要进口很多的玉米和玉米替代品,因为我们的粮食生产成本高,价格贵。”
陈锡文表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也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个人认为,从农业角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主要有三个重点:即努力追求粮食总供求的平衡,加强粮食品种结构的调整,更加注重创新和改革,推出更优良的品种。陈锡文认为,要进行农业组织创新,一家一户小规模的生产要通过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土地耕地流转,去实现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此外,还要有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创新,包括一些重要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补贴制度、收储制度的改革。陈锡文说,昨天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适当调减玉米播种面积,同时要推进玉米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实现“市场定价、价补分离”。“但中国每一户农民经营的耕地很少,竞争力不够,政府要用其他形式对农民的合理收益给予必要的补贴,这项政策正在研究之中。”陈锡文认为,此次全国“两会”结束后,对于玉米的改革很也许会很快出台。
编辑:薛鑫
关键词:陈锡文 粮食产量 粮食生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