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本网原创 本网原创
委员们的“减负论”:企业发展 减负就等于加正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 汪俞佳)“减负”等于什么?
连日来,民建组小组会议上,委员们围绕“减负”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教授孙宝启看来,培养创新型领军企业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着力点之一,鼓励支持企业创新,首先要给企业“减负”。两会前,孙宝启先后调研了中关村和部分工业园区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大家普遍反映,当前专利年费偏高。
“比如华为,算得上专利大户,2010年至2015年,华为所缴纳的中国发明专利年费从不足2000万元猛增到近7000万元,调研中,如此高额支出,华为坦言负担偏重。华为这样有实力的企业尚且感觉为难,对于多数中小企业来说,支付专利年费就更难上加难。”孙宝启脸色凝重,接着说,如今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创新不断加速,企业创新与生产经营活动都需要资金,降低专利年费收费标准,无疑为企业节支开辟了一条新渠道,更有利于企业创新。“‘减负’实际上是为企业创新添薪加柴,尤其是草根创业公司,千万别让他们一开始就死在昂贵的专利费用上。”孙宝启的话得到同组委员的普遍认同。
“我也来谈谈‘减负’。”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白重恩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办法”。“这项政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希望能够落实。”
白重恩认为,当前5项社保中最大头的是养老保险费率,达到28%。“社保有缺口,原因主要是很多人之前并没有缴费,但现在在领养老保险,所以一开始就是有亏空的,用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应该主要用于养老保险。”
“社保缴费率偏高,一方面降低了个人当期可支配收入,制约消费增长。另一方面,加重企业负担,提高经营成本,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所以,应该给企业和个人都‘减负’。”白重恩建议,把历史遗留问题和缴费率分开解决,适当降低企业和个人的社保缴费率,并通过划转部分国企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来拓展社保资金来源渠道,弥补因降低缴费率而产生的资金缺口。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委员 企业减负 社保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