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本网原创 本网原创
马国权委员: 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统一的清真食品管理法规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8日电(记者 范文杰)“清真食品在监管和生产经营中存在着诸如假冒清真品牌、随意乱印发清真宣传册等情况,还有擅自使用‘清真’标识冒充清真食品销售的问题。”马国权委员为此呼吁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
“我国有回、维吾尔、哈萨克等10个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2300多万人,尊重回族等少数民族的清真饮食习惯,维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依法加强清真食品管理,是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大问题,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马国权表示,由于全国没有出台统一的清真食品管理法规和统一的清真食品生产加工标准,致使各地清真食品管理无法可依,地方监管面临许多难以处理的突出问题。
“以宁夏为例,在宁夏销售的外省区生产加工的清真食品,因为花色品种繁多且价格相对便宜,销量很大,特别是清真餐饮业,在采购时偏向于外来食品。但是,一些外来食品擅自使用‘清真’标识,冒充清真食品在宁夏销售。”马国权告诉记者,很多省区对清真食品的管理、发证和监制单位不统一,有的是民族工作部门发的证,有的是伊斯兰教协会监制的,有的是清真寺出具的证明,还有其他机构出具的认证等等,很不规范。
“各地对清真标准要求不尽相同,给清真食品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使监管难度加大,存在安全隐患。”马国权委员对此表现出深深的担忧。
马国权为此建议,国家应尽快出台《清真食品管理条例》和清真食品生产加工统一标准,进一步确定执法主体,建立执法队伍,明确执法责任,建立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切实规范全国清真食品生产经营市场。并强化行业管理,规范清真食品行政许可或监制认证程序,严把准入关口,对清真食品生产经营重要岗位人员实行备案,加强培训,严把人员关口。与此同时,建立全国各地清真食品生产经营户数据库,实行全国联网,信息共享,方便依法管理和群众查询。同时,各地应定期组织对擅自使用“清真”标识、冒充清真食品等违法行为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对广告经营行业等进行专项检查,切实解决违法发布清真食品虚假广告、生产经营问题清真食品等突出问题。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马国权委员 清真食品管理 少数民族 清真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