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辞职是个人选择何必炒成公共事件

2016年03月08日 17:46 | 作者:苑广阔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近日,又一封辞职信在网络上热传,言辞直接犀利,辞职理由仅十二个字:“才疏不能胜任,薪酬不能持家”,道出多少职场人的心酸,引来网友纷纷点赞。(3月6日新华网)

从“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到“我的胸太大,这里装不下”,再到“才疏不能胜任,薪酬不能持家”,一封封个性张扬的辞职信爆红网络的同时,也把写下这些辞职信的当事人从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一下子捧成了“网红”。不过,类似的事情太多了,难免给人以跟风、刻意之嫌,也让网友有了审美疲劳。一个人写了一封另类辞职信,他的朋友或同事拍照以后传上网,然后迎接网友的热议与讨论,总觉得像是一种设计好的情节,这样的故事多了,未免显得俗套。

其实辞职不过是一种个人选择,是当事人根据自身情况、现实条件所作出的人生抉择,本没有必要非得炒成一件人所周知的公共事件。而且当这些另类辞职信得以曝光,引发网友的围观与讨论,被各路人士从不同的角度予以解读,甚至和国家局势、时代现状、社会现象进行挂钩之后,往往会落入某种窠臼,导致了“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结果。

比如那位宣布“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中学老师,网友们从情怀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的对她的赞赏与羡慕,结果这位老师其实哪里也没去,而是很快找人结婚了。再比如最近这位表示“才疏不能胜任,薪酬不能持家”的教师,也不过是嫌自己所供职的学校进行工资调整,导致他的收入下降不少,所以动了辞职的念头。而据最新消息,他现在仍旧就此事和学校在进行协商,最终能否辞职也是个未知数。

抱着情怀辞职的人最终也没啥情怀可言,嫌酬薪低辞职的可能加薪以后也就留下了,这和网友关注的焦点完全就是南辕北辙,那么我们关注的价值和意义又在哪里?更进一步说,即便这些人辞职以后,他们的位置也势必会有别的人来顶替,他们的工作也势必会有别的人来做,那么这些顶替他们的人就没有情怀了?又为什么不嫌酬薪低呢?

人才流动是一件很正常,也值得肯定的事情,职场中人来人往本身就再普通不过了,实在没有必要非得和情怀啊、理想啊什么的扯上关系。试问全国几亿农民工,有几个能够在一家单位从一而终的?他们的辞职之所以无法引起如此广泛的社会关注度,可能一是因为使用网络没有那么方便;二是也知道把个人辞职炒成公共事件毕竟不能当饭吃,还是找到下一个饭碗来得实在。(苑广阔)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辞职信爆红 辞职信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