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中国奶业,能否知耻而后勇?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7日9时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在谈到牛奶问题时,韩长斌表示,大批国人到国外抢购奶粉,这是中国奶业人的耻辱。(3月7日 中国网)
牛奶质量问题,一直以来是食品安全中的一个问题。农业部长韩长斌在回应媒体关注时,也强调了中国奶业仍然存在不足。这种回应,是对公众关注的一次回应,也应是对农业部在内的相关职能部门,更好履职的一种自我警省。
每每有国人到国外买奶粉的事情被报道,就会引起舆论的一片哗然。与之相随的是,每次总能听到中国奶业要自强这般的话,但是,舆论喧嚣过后,仍然没有太大的改进,然后又是不时有媒体曝光国人到澳大利亚、到香港等国家或地区抢奶粉的新闻。如此这般,新闻不断被报道,也会出现某种审丑疲劳。
经过三鹿事件,经过中国一些饮用奶企业的行业竞争,中国奶业确实在坎坷中得到成长。但是,仍然面临着品质不高、奶源不稳、标准不规范等诸多现实,倘若再算上“早产奶”这样怪诞的事情,奶业的荒诞离奇就足够让消费者望而却步了。
早在普遍二孩政策出台之际,就有网友调侃称“新西兰奶牛听到中国要实行普遍二孩后就不觉的胸前一紧”。言外之意是,国人将会在二孩政策后,会掀起又一波到国外抢购奶粉的狂潮。虽然有戏谑的成份,但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反映了消费者对牛奶、奶粉等奶产品的不放心、不称心上来。
造成中国奶业质量低端的问题,大概有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奶业标准尚不健全,不够明确,影响了奶产品质量的提升;二是监管不严,导致了假劣产品的屡禁不绝;三是对品牌保护不力,研发新型奶产品激励机制得不到落实;四是奶业上游的奶牛养殖业仍然不够稳固且强大,有的生产管理仍然比较粗犷。五是产品多元性不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加剧了国人对国产奶制品的不放心和不称心。
市场对奶产品的需求方向,国人到国外抢购奶粉等的事实,应该成为中国奶产品行业的一次警钟,时常敲响。与国外奶产品相比,中国奶产品应该取长补短,尽快建立健全属于较为科学的奶产品生产标准,直至与国际标准相对接。
有的奶企面对国人到海外抢购奶产品时强调,国产奶不比国外的差。但是,这种口号式的宣传,有些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嫉妒感,尚难以引起那些国人的信任。市场的获得,不是仅仅靠口号式的宣传才能赢得的,关键还是要靠质量说话。
推进经济产业的改革,是各个产业赢得市场的不二法门。从源头抓起,从标准做起,从品牌做起,从监管抓起,这些无一例外的都需要一一抓好落实,做好奶业自身的供给侧改革。当中国奶业的标准可以与国际相媲美时,监管可以百里挑一、百密无一疏时,那时,国人对国产奶的信心才会树立起来,他们自可不用远涉他国、漂洋过海抢购奶粉了。(张立)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中国奶业 两会 牛奶质量问题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