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快递员离职率高”还是要向市场求解
从2010年起,物流行业整体涨薪就远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这样的势头从2013年开始趋缓,但仍呈现行业独有的特点,即基层涨薪幅度高于中高层。相关的物流行业薪酬福利调研报告显示,在细分行业中,快递行业的快递员涨薪幅度最高,平均值为16.8%,高分位值甚至超过25%。但与涨薪幅度相对应的是,快递员也是离职率较高的岗位,平均主动离职率在30%以上。(3月7日《广州日报》)
对于快递业的认识,目前社会上流行的两种观点颇具代表性。一方面,诸如“快递员月薪过万”等噱头,确实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加入到这一行业中来,甚至社会也形成了一种“快递行业工资高”的普遍印象。但另一方面,伴随着暴力分拣、派送延误、面单信息泄露等问题,快递员的职业素养也引发了不同程度的吐槽。而这种复杂的状况,归根结底不过是快递行业本身“野蛮发展”的一体两面罢了。
“快递员离职率高”,则为此又提供了另一种注脚。任何一个行业,若出现较高的离职率,其对于行业本身的发展而言都非好事。快递业高离职率的形成,或许与其从业门槛较低,以及大多数为年轻人有一定关系。但在根本上,它仍反映的行业发展本身的不足。虽然在收入上,目前快递员行业整体薪酬水平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全行业平均水平。然而由于超负荷的工作与工作环境的原因,还是很难形成稳定的职业认同感。这种弱认同感,有着社会大背景下的职业偏好的影响,但更多还是由于行业内部生态的问题。
有专家认为,政策红利的释放、网购的兴起、经济结构的转型等助推因素,让快递企业根本不用担心“吃不饱”,反需要提防“消化不良”。这是因为,快递业是一个快速形成并壮大的行业,要指望一个行业在短时期内实现规范化显然不切实际。这种不足,既是指企业本身的企业文化与管理的建构难以一蹴而就,也指行业政策与监管的完善需要时间。此前有媒体报道,由于成本高企,价格战盛行和在产业链中的相对弱势,快递业已走到“微利”时代;而在设备方面,这几年各大公司均斥巨资,在处理设备、信息技术、智能管理等方面进行“补课”,但难以填补快递基础设施的多重空白。于这样一种大环境下,快递企业自然难以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格局,快递从业者的职业保障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高离职率也就不足为奇。
对于这一点,其实公共政策层面已有回应。去年5月,国务院曾发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而此前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明确提出,要向各类资本进一步开放国内快递市场,支持快递企业兼并重组、做优做强,简化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和进出境快件通关手续,引导快递企业与电商深度合作,并加大财税、金融、用地等政策支持。这些措施的落实,对于促进快递业的“转型升级”,尽快走出“野蛮生长”的阶段,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服务质量有待提升也好,从业者离职率高、管理不规范也罢,这其实都是当前迫切需要“成熟”和“升级”的快递行业的现实表征。那么,要真正改变这些现象,就不能抱着“头痛医头”的态度,一看到离职率高就想到要“加薪”,也不能一看到从业者素质有待提升,就呼吁政府对之进行职业资格认定。这种建议看似理想,但其实都未抓住问题的本质。只有当快递市场的发展生态与发展环境能够步入良性状态,无论是员工的高离职率还是服务质量的问题,才能真正得到逐步的解决。当然,两者也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朱昌俊)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快递员离职率 快递行业


国产大型客机C919计划投入6架试验机开展试飞
故宫畅音阁戏曲馆开馆
9月21日起全国铁路实行新列车运行图
墨西哥中部发生7.1级地震
海峡两岸中秋灯会亮相水乡周庄
巴西发生森林野火 势头迅猛浓烟蔽日
国际原子能机构第61届大会开幕
勿忘国耻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