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本网原创 本网原创
蔡达峰委员的午后感悟:教育之于生活的意义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8日电(记者 顾意亮) 自杀的事,从个案议到了健康、心理、生命、家庭、教育等原因。闲聊就是这样,不以解决某个问题为目的,有感而发,无拘无束,话题不断演变。”记者在委员驻地采访,正巧遇见了熟识的蔡达峰委员,打了个招呼。
几句话聊下来,虽然无关乎提案、无关乎建议,但蔡委员的“午后感悟”也是别样的委员思考。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也作为一名教育界人士,我想说的是——个人对生命价值或生活质量的把握,取决于人格的健全程度。培养健全的人格,实在是教育界最应该重视的责任,尤其是公办学校系统。”在蔡委员看来,人的一生,面对无尽的问题,不培养健全的人格,怎么会有妥善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怎能有真正的满足感。人格不是先天的,不会自然进化。其发育程度,取决于教育。如果从小受到启蒙,持续得到培养,逐步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内外促进,它才会不断健全。这种培育,不是凭经验和说教,而是靠有先进文化支撑的教育,靠富有良知和理性的教育家和学校,靠按照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构建起来的国民教育体系。包括小学的养成教育、中学的成人教育和大学的通识教育等。
蔡达峰委员表示,教育与人格,如同体育与体格,前者以后者为本。不致力于人格的健全,不追求生活真谛和生命价值,何谈教育之强。与增强学生的生命健康、生活信心和能力的需要相比,与排解学生的思想困惑和心理苦恼的迫切性相比,那些教育名义下的追求的成绩,比如应试教育中的考分、学生书包的重量、乃至学校的排名等,只是功利和表面的。
编辑:薛鑫
关键词:全国两会 蔡达峰委员 教育之于生活的意义 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