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本网原创 本网原创
文艺界委员热议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双管齐下 唱响"好声音"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12日电(记者 谢颖)“我曾经在国外参观过一个中国画展,作品质量很差,举办的场地也很糟糕,根本不是专门的展览场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国政协委员卢禹舜在小组讨论中说起了自己的这段经历,立刻引起文艺界委员的强烈回应: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化“走出去”?怎么“走出去”?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文化也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这其中,不乏政协委员的身影。文化“走出去”,委员们既是参与者,更是思考者。他们的关切是:文化“走出去”了,交流多了,但是否把中国故事讲好了?是否传播了中国好声音?
在胡振民委员看来,我们说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灿烂辉煌,但是世界其他国际对这些并没有具体的、真切的了解。我们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必须是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品力作。如果放任自流、没有标准,什么文艺作品都能“走出去”,就会良莠不齐、乱象丛生,反而会损坏国家的形象。田青委员对此表示认同。他指出,必须要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我们的根。
卢禹舜认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能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一方面要选择中国最优秀的文艺作品,另一方面也应当重视传播方式,对接收者做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东西方文化存在差异,彼此的欣赏习惯都不一样。而这恰恰对传播效果会产生重要影响。我们应当加强国际沟通和交流,对不同国家、地区的目标受众做调查研究,设计合理的传播形式和途径,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用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和易于理解的语言。这样才有可能使文化真正地‘走出去’。”卢禹舜说。
编辑:薛鑫
关键词:全国两会 文艺界委员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中国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