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两会报告厅>最高法工作报告>报告解读 报告解读
四位大法官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相比往年,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用了更多的数据和案例,用数据和案例说话,客观展示了人民法院的工作及成效,令人信服。”3月13日10时50分左右,听完“两高”工作报告的代表委员走出人民大会堂,大家普遍认为,这是一份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报告,积极回应了社会关切,为法院工作点赞。
《法制日报》记者立即联系了江苏、山西、河南、海南四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请四位大法官解读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反腐败保持高压态势
【报告摘要】各级法院审结贪污贿赂等犯罪案件3.4万件4.9万人,审结周永康受贿、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审结蒋洁敏等15起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对腐败犯罪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经典回眸】2015年12月25日,广东省委原常委、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受贿一案公开开庭审理。万庆良当庭认罪悔罪,痛哭流涕,称对自己犯下严重的受贿罪行万分悔恨,深感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家人。恳求法庭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延伸解读】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左世忠:反腐败是党和国家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持续深入反腐败势在必行、不能有丝毫松劲。
面对山西省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严峻形势,山西全省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全面加强职务犯罪审判工作。去年腐败案件大量进入审判程序后,我们在严格依法从严惩处腐败犯罪的同时,严格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和非法证据排除等原则制度,审慎掌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确保反腐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我们还通过对具体案件的审理和分析,及时发现和总结了产生腐败的制度性缺陷、腐败犯罪的易发性部位、腐败犯罪的共有性规律、惩治腐败的实用性措施,进而提出堵塞腐败渠道、健全反腐制度、查处贪腐案件、指导审判实务的多项司法建议和工作意见,推进反腐败工作制度化、科学化。
改革提升司法公信力
【报告摘要】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法院深入推进中央部署的重大改革试点,认真落实人民法院65项改革举措,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难题,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上海、广东、海南、青海等18个试点省区市已完成10094名法官入额工作,提高了法官队伍整体素质,充实了一线审判力量。
【经典回眸】2015年3月1日,海南法院全面推行司法责任制,这让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年轻法官王剑锋感觉肩上责任重了很多,有时候他看几遍裁判文书还担心有错,就用电脑软件转化成语音播放,仔细地听,确认准确无误后才签发。
【延伸解读】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董治良:海南省是全国首批七个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省份之一,自2015年1月5日全面启动司法改革试点工作以来,抓住法官员额制这个“牛鼻子”,以落实“谁审理谁裁判,谁裁判谁负责”司法责任为重点,已经完成了四个方面44项改革任务。
在一年多的实践中,海南法院院庭长回归审判执行一线办案,法官责任心增强,审判执行质量和效率提升;推行诉讼诚信制度,防止虚假诉讼、恶意诉讼和滥用诉权行为,禁止假证、伪证、匿证和利用媒体甚至诬告陷害干扰审判的不法行为等,营造诚信诉讼氛围;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破解“立案验证”;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推进涉诉信访改革,支持律师代理申诉,将涉诉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改革以来,司法公信力提升了,社会普遍认同,队伍思想稳定,初步达到了改革试点的预期目标。
环境审判重生态修复
【报告摘要】保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从严惩治污染环境犯罪,审结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等犯罪案件1.9万件,同比上升18.8%;审结涉环保民事案件7.8万件,着力服务保障绿色发展。
【经典回眸】今年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当庭裁定驳回江苏泰州环保“天价”案再审申请。之前,江苏法院判决造成环境污染的6家企业赔偿1.6亿元。目前,已有3家企业按照判决要求全部履行到位,有5家公司进行了技术改造。
【延伸解读】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许前飞:新环境保护法出台实施后,江苏法院严格执行,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司法保障,注重生态环境司法社会效果,努力实现环境资源保护与经济健康发展的最佳平衡。
我们在依法严惩环境资源犯罪、依法受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同时,将生态环境的有效修复与预防污染作为审判工作的落脚点,积极探索“劳役代偿”“异地补植”等新型责任承担方式,提升环境资源案件审判效果。比如在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审理中,依据损害担责原则,判令被告承担相应的环境修复民事责任,将环境损害和修复程度作为量刑参考因素,促使被告人积极履行修复责任。
省内一些法院还探索引入第三方修复机制,由环保企业实施修复,法院负责审核修复方案,环保机关监督实施和验收,起到了积极效果。
被告人出庭不穿囚服
【报告摘要】加强人权司法保障,严格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等法律原则,各级法院对667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372名自诉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依法保障被告人的各项诉讼权利,体现司法文明。依法纠正陈夏影绑架案,陈满故意杀人、放火案等一批重大冤错案件。
【经典回眸】2015年5月28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担任审判长,开庭审理一起故意杀人案。该案中,被告人出庭不穿囚服、不剃光头、不戴戒具、不坐囚笼,庭审现场改变“四方格”刑事审判法庭布局,被告人席位于辩护人席的左下方位置。
【延伸解读】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加强人权司法保障,是司法文明的重要体现。在法院判决有罪之前,被告人应当被推定为无罪。给被告人贴上“犯罪化标签”,实质上已经把他作为有罪的人对待了,而且给社会公众一种明显的暗示,这与无罪推定原则相违背。被贴上“犯罪化标签”后,被告人不再是平等的一方诉讼参与主体,而是处于一种被压抑、受审讯的状态,这不仅影响其辩护权的行使,而且加重了控辩结构的失衡。
“犯罪化标签”不仅是不尊重被告人人权的表现,更是对被告人人格的侮辱和侵犯,不符合我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也不符合司法文明进步的要求,不利于树立我国良好的法治形象。
编辑:陈佳
关键词:四位大法官 解读最高人民法院 工作报告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