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罗荣桓指挥三夺白彦镇
抗战期间,八路军115师于1939年秋挺进鲁南后,开辟了以抱犊崮山区为中心的临(沂)、费(县)、峄(县)、滕(县)边山区抗日根据地,随后又于1940年1月开创了郊(城)码(头)平原抗日根据地,并取得了不俗的战果。这其中,罗荣桓指挥八路军官兵三夺白彦镇之战,更成为经典战例,为后世所津津乐道。
罗荣桓(右一)、陈光(左二)在抱犊崮根据地合影。
白彦镇地处鲁南山区中心,是鲁南山区通往沂蒙山区的必经之地,是南北交通的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盘踞在白彦的大地主孙鹤龄,是当地一霸。八路军115师到鲁南后,罗荣桓曾派人去孙鹤龄那里联络,想争取他一道抗日,但孙顽固勾结日伪,强迫周围几十个村庄组织反动民团,断我交通,破坏抗日根据地的民主建设,使白彦镇成为八路军向北面的天宝山区发展以及与沂蒙山区打通联系的巨大障碍。
在罗荣桓的部署下,1940年2月14日,八路军115师686团,在特务团和苏鲁支队等兄弟部队的配合下,集中力量,对白彦镇之敌发起了猛烈攻击,摧毁了白彦镇及其周围的据点,端掉了孙鹤龄的老窝。686团攻占白彦镇后,根据罗荣桓的指示,抽调了大批干部,协同地方党组织发动群众,在原伪镇公所门前,挂起了“白彦抗日民主政府”的牌子,打开孙鹤龄的粮仓,救济贫苦农民。
日军为夺回白彦镇,立即组织兵力疯狂反扑。3月7日,八路军115师击退滕县日军对白彦镇的第一次进攻。3月12日,日军由汉奸孙鹤龄残部引路,又从白彦镇北面的平邑、西北面的城后、东南面的梁丘集中700余人,兵分三路向白彦镇合围,企图一举歼灭八路军115师部队。驻守白彦镇的八路军第686团、师特务团及苏鲁支队等部队,在对敌人实施节节阻击后,根据第115师首长的命令主动撤离,隐蔽到白彦镇两侧的山地里,准备对敌人开展夜袭。
日军于下午进入白彦镇,但发现没有一点工事可以防守,要抓夫整修又找不到人,粮食更是搜寻不到,井也被封起来了,人、畜没有水喝。
当晚12点,686团一部又杀入白彦镇,与敌逐屋争夺。敌人苦于没有水喝,早已军心涣散,稍作抵抗后不久便向西北方向逃窜。八路军特务团和686团1个连跟踪追击,歼敌一部,残敌也被团团围住。敌援军200余人乘坐汽车多辆赶来增援,又被八路军击溃。战至黄昏,残敌在大平邑援军掩护下狼狈逃走,丢下了200多具尸体。
八路军获此大捷后,鲁南各处的日军、汉奸惶惶不安,纷纷求援于滕、峄、费等县之敌。日军妄图挽回败局,又调集2500多人,于3月19日向白彦镇发动了第三次进攻。
八路军686团在白彦镇西北的官庄,首先迎击了从大平邑来犯之敌,双方正在激战时,八路军苏鲁豫支队第1支队迂回到敌人背后,给敌以沉重打击,打乱了敌人的部署。八路军在白彦镇外围与敌激战两天后,再次主动撤出战斗。3月21日,日军占领白彦镇。
当晚,在前线指挥战斗的罗荣桓和陈光,及时召集各部队指挥员,做出了重新夺回白彦镇的部署。八路军各部对白彦镇形成包围后,在夜色掩护下又攻入白彦镇,与敌展开白刃格斗。敌人经过白天的连续战斗,早已疲惫不堪,战斗不久便伤亡惨重,连日军指挥官森川都负重伤。第二天拂晓,官庄赶来增援之敌,也被八路军击退,困守白彦镇之敌只得借毒气为掩护,狼狈逃出白彦镇。
八路军第115师在连续14昼夜的3次争夺战中,共毙伤日伪军800余人,缴枪350余支,取得了白彦镇争夺战的胜利。在第115师进入鲁南取得节节胜利的鼓舞下,鲁南地方抗日武装也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运河支队、沂河支队、峄县支队、铁道游击队等相继成立,鲁南大地出现了抗日斗争的新局面。(贾晓明)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抗战期间 罗荣桓 白彦镇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