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诗和远方”的背后:文艺青年为何总爱泪流满面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高晓松作词作曲、许巍主唱的新单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3月18日凌晨一经发布,立刻就火了。不少文艺青年在网络上分享心情,表示听到第一句歌词就“泪流满面”,是歌曲中所包含的“情怀”深深打动了他们。
3月18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MV上线。图片来源:新京报
正方:被“诗和远方”撩动的泪水
早在2011年,高晓松的那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就已经火过一遍了。这句出自高晓松母亲的“金句”,曾被文艺青年和段子手、营销号广为传播。而让许巍唱出这首歌,更直观地把听者带回到校园民谣的黄金年代。
事实也正如此。在网上随手一搜,就能发现许多关于因听了这首歌而流泪的文章。只不过泪点并不一样,有人只是说哭了,有人说听到第四句就潸然泪下,还有人听第一句就泪流满面。
不可否认的是,《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的旋律、歌词的确能够给人一种朗朗上口的、熟悉的感觉。但对于为这首歌“泪流满面”的人来说,旋律、歌词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情怀。
高晓松作词作曲,许巍演唱,使《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具备了一种情怀效应。自出道以来,许巍的作品一直比较有品质,再加上声音的特质,总是有一种让人温暖的力量,产生了一批固定的铁杆粉丝。高晓松则是文艺青年的集大成者,他代表着校园民谣的全盛时期,代表着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他的歌伴随着很多人的青春一起成长。
在这首歌里,诗和远方等代表性的“文艺词汇”,是众多音乐人青睐的字眼,也是让人催人泪下的法宝。在生活节奏较快的今天,众多“文青”沉浸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柴米油盐的烟火中,诗和远方无疑是一种期待,也是一种美好的向往。
3月18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MV上线。图片来源:新京报
反方:不被接受的“鸡汤”歌词
与此同时,不喜欢这首歌的人也不在少数。对于那些泪流满面的人,网上就有文章针锋相对地将标题定为“许巍&高晓松的新歌,我听了4句,就赶紧关了”。
显然,这类评论并不认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中有情怀,相反他们认为这首歌,尤其是歌词过于“鸡汤”。
媒体人杨时旸就摆出了一副要为许巍立传的架势,写下了一篇梳理其音乐历程的、名为《鸡汤歌手许巍远不如汪峰来的职业》的乐评。
在这篇乐评的最后,杨时旸写道:“许巍选择和高晓松合作的这首歌确实是一次精准的营销。他们把这锅鸡汤的火候与口味调整到了许巍最醇熟的那个时刻,终于脱离漫天神佛,回归人间励志。这其实就是许巍能抵达的最远的境界,一个标准的治愈系鸡汤熬制者,即便他本人或许无意如此”。
相应的,也有人把这样的歌词概括为“把诗等同于远方,然后将眼前等同于苟且,并对立起来”。
在这些人看来,诗和远方遥不可及,或者是因远方太过虚幻而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他们宁愿相信现实,也不愿干了这碗“鸡汤”。
还有网友根据歌词开始造句:“生活就是漫长的眼前的苟且,加上短暂的诗与远方。”“生活不止诗和远方的田野,还有眼前的苟且。”
思考:谨防“情怀”被玩坏
卖手机的都在讲情怀。情怀在这个年代为什么会被频繁消费?因为忙碌的人们,已经很少有时间去讲情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谨防“情怀”被玩坏,就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当一个自制雕花发簪扯出一个祖辈的爱情故事,当一个小白领写一封辞职信成为了骄傲的代名词,“情怀”这个词就难免不被同“陈词滥调”等量齐观。情怀本应是时间的积淀,是阅历的浓缩,时至今日,却已俨然变成营销的噱头,更多时候,很难与高贵相提并论。
回到歌曲本身,讲求情怀本无可厚非。从《青春无悔》到《蓝莲花》,关于青春,关于远方,高晓松和许巍们讲述了很多动人的故事。情怀本无错,甚至于情怀就是文艺青年们生活中锦上添的那朵花,有时也会是在他们的困境中送来的那块炭。
但“情怀”并非多多益善的东西,空有情怀而无其他更是枉然。当“情怀”产品线的产品沿着自我重复的道路一直往下走,当大众的情怀被过度消费,任何产品也就没了市场。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诗和远方 文艺青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许巍 高晓松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