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公益性文物保护基金”为文物保护拓宽资金渠道
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记者姜潇)“设立公益性文物保护基金,采取社会募集等方式多方筹措保护资金,重点补助私人产权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维修,激励文物所有者和使用者更好履行保护义务。”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朱晓东30日在京表示,利用公益性基金等平台,是解决私人产权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维修资金问题的创新之举。
日前,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了文物工作“重在保护”,并提出多项硬性举措。其中,关于设立公益性基金工作,在30日文化部召开的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朱晓东介绍,今年将在财政部支持下,通过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开展相关工作。
据了解,个人产权的文物建筑特别是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建筑,纳入了政府依法保护的范围。但目前,这类文物并没有财政补助渠道,社会资金也难以进入,致使很多文物建筑破败不堪。
朱晓东指出,经过我们的调查,大量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里,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渠道,问题最突出的就是传统村落。目前,已公布三批总数为2555个的中国传统村落中,普查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数量为11000多处,其中6600多处属于非国有的不可移动文物,而且绝大多数是传统民居。其中,三分之二的传统民居保护状况很不理想。
“对此,利用公益性基金等平台,采取社会募集等方式筹措资金,解决产权属于私人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维修的资金补助问题,使文物所有者和使用者更好地履行保护义务。”朱晓东说。
据了解,近年来,经过多年持续努力,我国文物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600多亿元,安排1万多个文物保护项目,丝绸之路沿线文物、长城、水下文化遗产等一大批珍贵文物得到有效保护,累计完成800余项可移动文物修复和博物馆藏品预防性保护项目,修复4万余件馆藏文物。但是,文物仍然面临着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的危险,馆藏文物50%还面临着腐蚀危险,需要始终将加强保护放在首位。(完)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公益性文物保护基金 文物保护


“星空之境”原创天文主题展举办
浙江嘉兴发布大雾橙色预警 浓雾袭城
第二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在呼和浩特开幕
日本出生的熊猫幼崽被命名为“香香”
中日联合举办中秋节活动促进旅游交流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将于28日解散众议院
欧盟与英国开启第四轮“脱欧”谈判
天安门广场国庆主题花篮正式亮相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