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自助图书馆可以退场,但自助服务不能退出
日前,设在广州天河路和天河东路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不见了。据悉,天河区有关部门出资购买服务的13台自助图书馆,因3年合同期满未再续约将全部撤掉。对此,不少受访市民认为“有好过没有”;而专业人士则认为,不能因自助图书馆借阅率低,就质疑甚至否定其作用。(新快报,4月5日)
近几年来才兴起的自助图书馆,是信息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型图书服务系统,具有自助借书、自助还书、阅览、数据查询等图书馆的基本服务功能,其“全天候式服务”和“自助式借阅”显然能为读者提供更为便利化、个性化的服务。
“自助图书馆”具有“技术上优势”,但也有着“现实上劣势”。一则是不菲的维护费用。以天河区为例,每台自助图书馆1年的费用是8万元,13台每年费用就高达100多万;二则是偏低的借阅率。天河区一些地点自助图书馆前人来人往,却少有人驻足“光顾”。三则是有限藏书量。一台自动图书馆只有400册左右的图书容量,很难满足读者丰富多样的“借阅需求”。再加之,中老年人不习惯使用自助借书设备。广州天河区将“自助图书馆”悄然撤场,从“投资效率”的角度来考量,也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也有人说,自助图书馆借阅率低,可以调整自助图书馆安放地点来提高借阅率。调整自助图书馆安放地点,也许可以暂时提高借阅率,但有限的藏书量的“硬伤”,势必会消减读者长期借阅的兴趣。长期来看,借阅率偏低情况依旧难以有效改变。再者来说,自助图书馆都调到借阅率高的地点,其他地方的读者需求又如何有效满足呢?相比每年100多万的费用支出,如果变为以流动车的方式为读者提供借阅服务,似乎更为“经济”。
自助图书馆既然遭遇“现实尴尬”,退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市民图书借阅的自助服务不能退出。其实,图书自助借阅并非非要依靠一个“实体馆”来实现,完全可以借助互联网来个“华丽的转身”。比如,现有的图书馆可以实行网络“借书”、快递送书,让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借阅自己的“心仪的书目”,而且不受空间、地点的约束。既有效满足了市民自助借阅的需求,又省下一笔不小的费用,岂不是两全齐美的好事。(闫华)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自助图书馆 自助服务


葡萄牙议会否决对政府的不信任案
第四届东盟防长扩大会举办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访美
德国新一届联邦议会举行首次全体会议
霜叶染红八达岭
纽约400多名警校学员参加毕业典礼 相拥庆祝
“2017汉语之光”才艺汇演在悉尼举行
菲律宾国防部长宣布马拉维战事结束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