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干部祛“高帽”,更要职务去官气
当前,党内称呼庸俗化的现象有了明显改善,但一些职务称呼喜欢“戴高帽”的现象却仍然屡见不鲜。给称呼“戴高帽”中最常见的是将“副职”叫成“正职”。有的同志为了“讨好”上级,故意在称呼中省略“副”字,以此来表示自己对上级的尊重。但这其中也不免有“奉承”心理,从某种程度讲,也是一种“语言贿赂”。(4月6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客观地说,目前称呼庸俗化、戴高帽的问题,并不鲜见。很多地方都统一把副书记叫成书记,把副乡长称为乡长。称呼戴高帽,何以风行?一是缘于少数人的政治投机。与实物贿赂不同,戴高帽即使是拍到马蹄子上,也顶多是被批评一下。而一旦拍到位,就会令上级产生好感,甚至是刮目相看、厚爱一分。因此,少数人刻意拔高职务,乐此不疲。而大多数人刻意忽略“副”,缘于从众心理。试想,一旦别人都叫科长,而你坚持称谓“副科长”,岂不容易引发领导不满?于是,大家一哄而上,统一给领导戴高帽。
表面看,给干部戴高帽,不过是让领导有机会傲娇一下,并无实质危害。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试想,干部还没进入工作状态,就被一堆高帽捧得飘飘然、忘乎所以,哪还有心思工作、调研?整天让群众书记、县长、镇长的称呼、膜拜领导,干群关系还能心连心么?可见,给领导戴高帽也是一种作风病,必须得治!
那么,干部戴高帽,如何治呢?首先干部要洁身自好。给领导戴高帽,看起来问题出在下边,其实根子出现在上边。试想,面对下属刻意忽略戴高帽,忽略“副”字,领导立即纠正,并严肃批评、以儆效尤,还会有人继续戴么?而现实的情况往往是,面对下属抛过来的“高帽”,上级半推半就,甚至直接笑纳。因此,整治“戴高帽”,干部首先要打铁自身硬,拒绝“高帽”。
更重要的是,职务要去官气。戴高帽之所以能成为一份厚礼、一种贿赂,关键就在于“帽子”有价值。很多地区,职务不仅是一种称呼,更是社会地位的体现,裹挟着很多附加价值,暗含许多隐形台阶。职务称谓越高,就越显得尊重对方。因此,官员即使不是真正的正职,也愿意享受一下被前拥后簇的感觉。可见,整治干部“戴高帽”,更要职务去官气。只有职务去掉了官气,去掉了附加价值,而仅仅剩下为民属性,成为群众可以平视的职务,才不会有刻意迎合的戴高帽现象。(薛家明)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干部祛“高帽”语言贿赂 领导戴高帽


葡萄牙议会否决对政府的不信任案
第四届东盟防长扩大会举办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访美
德国新一届联邦议会举行首次全体会议
霜叶染红八达岭
纽约400多名警校学员参加毕业典礼 相拥庆祝
“2017汉语之光”才艺汇演在悉尼举行
菲律宾国防部长宣布马拉维战事结束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