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藏闻逸事藏闻逸事
华夏第一爵:夏代乳钉纹铜爵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流传下来的历代酒具灿若繁星。在洛阳博物馆珍宝馆,就有一件古拙的铜爵——被誉为“华夏第一爵”的夏代乳钉纹铜爵。
夏代乳钉纹铜爵,1975年出土于偃师二里头遗址,现藏于洛阳博物馆。
青铜爵作为一种常见的饮酒器,流行于夏商时期。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青铜爵,当属这件1975年发现于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夏代乳钉纹铜爵。
青铜爵是最具代表性的酒礼器,可以说是中国酒文化的代表。尤其是在商代,它是最典型、最常见和最基本的酒礼器,考古学家邹衡曾指出,在商代礼仪制度中,以酒器觚、爵的数目来区分贵族的身份。《礼记·王制》中说:“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1959年夏,在偃师二里头村,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发现了一座大型都城遗址——偃师二里头遗址。该遗址先后出土了一大批青铜器,为人们探索中国早期文明提供了重要物证。这中间就包括1975年发现的夏代乳钉纹铜爵。这件乳钉纹铜爵形体古拙,虽貌不惊人,却是夏代铜爵中的出类拔萃者,堪称国之瑰宝。
爵的基本形制是前有流(倒酒的流槽),后有尖状尾,中为杯,一侧有柄,下有三足。夏代乳钉纹铜爵高22.5厘米,流、尾长31.3厘米,壁厚0.1厘米,窄长流、尖长尾,针状双柱矮小,细腰、瘦腹,扁带状扳,三棱锥状足。腰腹正面装饰一排乳钉,共5颗,夹在两道凸弦纹之间。乳钉纹是青铜器上最简单的纹饰。这件乳钉纹铜爵,前有长流,后有尖尾,宛若一名轻盈舒展、迎风而立的窈窕淑女,周身散发着俊巧清逸的气息。
从用途上讲,铜爵的流是用来饮酒的,而其尾则主要是用来平衡重心和方便往爵内注酒。据了解,青铜铸件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较大限度地延展,不易折损。为了充分显示这个优点,铸铜匠有意识地夸张性地增长铜爵的流和尾,以炫耀青铜的优越和铸造技术的高超。
作为“华夏第一爵”,乳钉纹铜爵是夏代青铜冶铸技术的实物见证,是使用者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从此,中国青铜文化便朝着有自己特色的青铜礼器之路发展。
从整体形制和用途看,乳钉纹铜爵似乎与鬶(古代陶制炊事器具,三个空心的足,有柄喙)或盉(古代酒器,青铜制,圆口、深腹、三足,为酒水调和之器,用以节制酒之浓淡,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有关,但其大小、把手的位置和足的形状不尽相同。
据考证,铜爵极有可能是模仿陶爵制成。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早在6000余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类似于后世酒器的陶制器皿。而陶爵中一直有夹砂陶,有些陶爵的底部还发现了烟炱(烟气凝积而成的黑灰)的痕迹,说明陶爵除直接用于饮酒外,还具有温酒的功能。
在夏代,饮酒还是王室贵胄的特权,铜爵自然也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凡随葬容器者必有爵。
作为中国古代最典型、最常见的酒礼器,爵也具有“明贵贱,别尊卑”的作用。铜爵处于酒礼器组合的核心地位。古代爵禄制就是根据贵族身份的高低,规定其配享相应的爵,而现代汉语中的“爵位”一词,也是从用爵制度中衍化而来。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夏代乳钉纹铜爵 华夏第一爵 酒具 铜爵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