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党报:农村改革不能让农民的利益睡“凉炕”
农村改革的目的,始终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竞争力,让亿万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种粮辛劳了一整年,到年底在炕上盘腿一算,还是赔钱。农民说想不通,干部说不好干。去年下半年以来的玉米价格波动,牵动着种粮农民的心。
实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对于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对于保持市场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粮食供需格局发生变化,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逐步凸显,玉米已呈现阶段性供大于求局面,库存高企,财政负担加重,国内外价差大,收储和进口压力增大,用粮企业经营困难。长此以往,不利于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不利于农产品市场平稳运行,也不利于农民持续增收。
调研中发现,曾经在福建当过兵的河北省霸州市东杨庄乡下坊村老支书朱竹勤市场观念强,他讲,玉米一出大田就面临国际竞争,玉米价格下调,农民虽不情愿,但也理解,可农民就盼望着粮食价格起来,因此一些农民甚至惜售,等着价格起来些。
但毕竟,一厢情愿总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办法在哪里?要跟着形势走,跟着政策走,跟着市场走。
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农业国际和国内竞争力,必须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作用。目前我国粮食库存爆仓,玉米收储价格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保障农民合理收益,是农产品价格改革的关键。必须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必须把握好中央与地方、国际与国内、政府与市场、产业上游与下游、财政承受能力与保护农民利益、合理化解库存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等关系,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价格改革,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保持优势产区玉米种植收益基本稳定。
让种粮农民获得长期稳定收益,就要不断提高农业效率。要通过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发展机制的转变,让各类市场主体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适应市场竞争,提高农业综合发展水平。要通过农村改革,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根据市场情况合理安排生产,推动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鼓励农民多种品种优、质量好的粮食。要通过农村改革,促进农产品流通业的发展,调动粮食流通、加工整个产业链各环节的积极性,增加产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惟其如此,农民增收才会持久。
不可否认,短期看,玉米价格波动,对种粮农民的收入影响较大,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长期看,短痛是为了获得更有竞争能力的现代农业,是为了获得农产品供给水平的跃升。
但是,有两种倾向披着改革外衣,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惕。一种是,现在国际粮价低,需要的话,进口就是了。另一种是,国内库存充裕,再也没有必要重农抓粮了。这两种取向,都是把我国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拱手相让,都是把国民经济的压舱石放手丢掉,都是把农民的利益放在了“凉炕”上。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这,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宝贵历史经验,任何时候都不能束之高阁。农村改革的目的,始终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竞争力,让亿万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农村改革,无论怎么改,都不能改掉农民的利益。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农村改革 农民 利益


莫斯科民众纪念十月革命101周年
东京迪士尼举行圣诞巡游
2018上海艺术博览会开幕
进博会新闻中心庆祝记者节
万达集团组织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重庆红酒“博物馆”迎客 5000多种红酒集中展出
斯里兰卡总统宣布11月14日议会复会
2019年“科学突破奖”举行颁奖仪式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