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深化简政放权 方便群众办事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负责人就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题:深化简政放权 方便群众办事——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负责人就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答记者问
新华社记者赵超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出台的《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26日对外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有关负责人就文件出台的有关背景、目标任务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互联网+政务服务”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就备受社会关注,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部署,是“互联网+”在政府治理中的重要实践。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改进政务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然而,在面向公民服务方面,困扰基层群众的“办证多、办事难”现象仍然大量存在,“证明我妈是我妈”等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屡见不鲜,群众办事“多头跑、重复跑、跨地跑”问题仍然层出不穷,给群众带来诸多不便,已成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绊脚石”。
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开展了研究工作,成立了文件起草组,委托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和专家开展了专项研究,并赴深圳等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进行了实地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这一方案。
问:方案中提出“一号一窗一网”的目标任务,会给老百姓带来哪些好处?
答:“一号一窗一网”是方案的核心内容。
“一号”,是要实现“一号”申请,简化优化群众办事流程。充分发挥公民身份号码作为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作用,以公民身份号码作为唯一标识,建成电子证照库,实现群众办事“一号”申请,避免重复提交办事材料、证明和证件。例如提交证明材料的环节,通过各类电子证照“一号”关联,最终实现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作为政府办事的唯一标识,“一号”申请办理各类政府服务,避免让群众提交大量的证明材料。
“一窗”,是要实现“一窗”受理,改革创新政务服务模式。整合构建综合政务服务窗口,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政务服务信息系统,将原本分散在各个部门的群众服务窗口整合集中到一个综合窗口,从而避免群众办一件事折返于多个部门、重复跑路的现象,逐步实现政务服务的就近办理、同城通办、异地办理。
“一网”,是要实现“一网”通办,畅通政务服务方式渠道。“一网”提出的核心理念是要实现“政务服务随时随地、触手可及”。通过积极拓展政务服务渠道,整合建设统一身份认证体系,推进群众网上办事“一次认证、多点互联”,实现政务服务渠道多元畅达,群众网上办事“一网通办”,持续提升政务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
问: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这项工作有没有时间表?
答:考虑到相关工作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现实特点,方案结合2014年实施信息惠民工程以来的试点工作基础,提出了“两年两步走”的实施路径。
2016年“先行试点、夯实基础”,在80个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开展试点工作。到2016年底,在试点城市内基本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2017年“全面推广,成效显现”,推动各试点区域间电子证照和公共服务信息的互通共享,推广试点经验,初步实现试点城市间政务服务事项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基本政务服务事项80%以上可在网上办理。
同时,认真总结试点工作,完善“一号一窗一网”服务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逐步推向全国。(完)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深化简政放权 方便群众办事


莫斯科民众纪念十月革命101周年
东京迪士尼举行圣诞巡游
2018上海艺术博览会开幕
进博会新闻中心庆祝记者节
万达集团组织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重庆红酒“博物馆”迎客 5000多种红酒集中展出
斯里兰卡总统宣布11月14日议会复会
2019年“科学突破奖”举行颁奖仪式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