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用追责与创新来杜绝“近亲繁殖”
近日,中国工商银行巡视整改情况通报中提到,“总行管理的691名干部中,有220名干部的配偶、子女共240人在系统内工作”,“近亲繁殖”现象引发公众关注。(5月5日《法制日报》)
当下的“近亲繁殖”,已然是一种普遍现象。除了此次中国工商银行之外,去年中央巡视组就查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中国气象局、中国人寿、农发行、中国邮政、中石油、中海油等多家单位存在不同程度的“近亲繁殖”的现象,由此可见“近亲繁殖”有多严重。萝卜招聘、绕道进人、内部照顾、交叉安排等方式,是“近亲繁殖”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显然,这些“近亲繁殖”的存在,就是权力自肥的写照。
为何国企中“近亲繁殖”的现象这么严重呢?这里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原因。从历史上来说,“近亲繁殖”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如今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在许多地方却没有真正摒弃过。从现实中来说,公务员系统或事业单位内部,即便要招人,也要通过统一的考试,这增加了“近亲繁殖”的难度,但在国企内,领导在录人用人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加上社会监督力有不逮,为“夫妻店”“父子兵”“兄弟连”的生长提供了土壤。
存在并不意味着合理,“近亲繁殖”的存在,有着多重负面影响。一则,这可能会让一些国企失去大量引进优秀人才、吸引“新鲜血液”的机会,会降低企业的活力与竞争力,制约企业的长远发展;二则,国企内的“近亲繁殖”,容易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会加大企业运营的协调成本,甚至会极大地阻碍企业的改革;三则,因为国企领导你也想“近亲繁殖”我也想“近亲繁殖”,便很可能造成人浮于事、人事臃肿的局面,影响企业的发展效率。
既然如此,那对“近亲繁殖”进行打击乃至杜绝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便应提上议程。中央在这方面也是积极作为,先后出台《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领导人员任职和公务回避暂行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相关规章制度,其中规定,企业领导人员在录用、聘用、调配、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公务活动中,涉及本人和亲属时,不得参加有关调查、讨论、审核、决定,也不得以任何方式施加影响。遗憾的是,规定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实与执行。
因而,要杜绝“近亲繁殖”,就必须用追责与创新来作为:在追责上,自然是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加强对国企招聘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力度,并加大处罚力度,不仅要对其亲属进行处理,涉事干部也要严肃问责,以形成必要的震慑力;在创新上,则要推进国企市场化的程度,加快资本融合,推进现代企业化治理。唯此,企业才能任人唯才,减少乃至杜绝“近亲繁殖”,最终为企业发展更好地提质增效。(龙敏飞)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领导干部 近亲繁殖 工商银行 干部子女


709克拉钻石原石将再拍卖 比鸡蛋还大
中国首款自主研发双发轻型直升机完成高原测试
黎巴嫩总理短暂访问埃及后返回贝鲁特
津巴布韦议会宣布穆加贝辞去总统职务
印度旁遮普邦工厂发生火灾造成10人死亡
广西发现罕见白化黑叶猴
粤港澳三地举行海上搜救联合演练 检验救援协调能力
美国乔治亚巨蛋圆顶爆炸倒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