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景德镇历代所烧造的瓷器品种几乎都是高温釉
这件清代炉钧釉诗文方瓶(图1),高26厘米,口径13.5厘米,底径13.5厘米,方口,宽沿,口沿边缘描金,瓶身施炉钧釉,釉色青绿,且满布月白、淡红色斑点,瓶体四面各书两句七言诗,方圈足,瓶底内书“成化年制”四字寄托款(图2)。
清同治炉钧釉诗文方瓶
诗文方瓶“成化年制”底款
炉钧釉是景德镇窑清代雍正年间才创烧的一种低温色釉,它是一种仿钧釉的颜色釉品种。据清代著名陶瓷著作《景德镇陶录》“仿古各釉色”一节中记载:“炉钧釉色如东窑、宜兴挂釉之间,而花纹流淌变化过之。”其烧制方法非常特别,是先拉坯以1300℃高温烧成涩胎,之后在瓷胎上施含铁和钴等矿物质的釉料,再放入烘炉中以700℃的低温最终烧成。烘炉一般是制瓷业中用来烘制釉上彩的用具,炉温要比窑温低很多。因其使用烘炉烧制低温釉,釉色仿钧釉,故名“炉钧釉”。
值得一提的是,历代瓷都景德镇所烧造的瓷器品种几乎都是高温釉,即拉坯后施釉,胎和釉入窑一次性烧成。青花、釉里红等釉上彩瓷器更是胎、釉、彩三者一次入窑高温烧成。即使是五彩、粉彩等釉上彩瓷在胎和釉高温烧成后,绘釉上彩第二次入炉低温烘彩,而釉还是高温烧成的。只有炉钧釉瓷器是一个例外,实际上它是借鉴、学习了明代以来江苏宜兴宜钧釉(即《景德镇陶录》中所说的“宜兴挂釉”)的烧造方法,所不同的是宜钧釉器使用的是紫砂陶胎,属于陶器;而景德镇炉钧釉器则以高岭土制胎,属于瓷器。
炉钧釉的釉色传承了钧釉的特点,也是千变万化,色彩斑斓的。形成原因与其低温炉烧,釉料自然流淌有很大关系。正如《南窑笔记》中所说的那样:“炉钧一种,乃炉中所烧,颜色流淌中有红点者为佳,青点次之。”确实如此,在清代雍正时期和乾隆早期所生产的炉钧釉瓷,釉色中有鲜艳的斑点,红中泛紫,俗称“高粱红”。而清代中晚期这种斑点及釉料流淌感均有所下降,这件清代炉钧釉诗文方瓶已达不到“高粱红”的效果,经专家鉴定为清代同治时期的产品。
此炉钧釉诗文方瓶,造型古朴,其四面各书有七言诗两句,分别为:“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将这八句诗文连在一起,正是宋末诗人翁森的一首七言律诗《四时读书乐》中的《春》(另有《夏》、《秋》、《冬》共同组成“四时读书乐”)。这首《四时读书乐》是明清时期读书人很喜欢的诗篇,它很好地道出了读书人的心境与情怀,而这样一件诗文方瓶摆放在书桌案头,也为文人的书房添色不少。
编辑:陈佳
关键词:景德镇历代所烧造 瓷器品种 几乎都是 高温釉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