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会议 会议
济南市政协举行双月协商座谈会聚焦节水保泉
保护好泉城核心竞争力
黑虎泉停喷,取水点和直饮水点暂停开放;趵突泉水位一跌再跌,距停喷线仅有34厘米。眼下,泉城济南的汛季就要来临,泉水想要实现连续13年喷涌并不乐观。
“年年为保泉而焦虑,却还是‘靠天吃饭’……”
“应急保泉代价高、收效低,治标不治本……”
“对泉水自然规律的研究和基础地质的勘测还很缺乏。”
……
“济南的保泉形势很不乐观,可以说,到了岌岌可危、命悬一线的时刻。这次座谈会,就是邀请各位委员和专家为节水保泉出点子,找办法。”在山东省济南市政协近日召开的建立科学有效的保泉长效机制双月协商座谈会上,市政协主席殷鲁谦表达了深深担忧。此次协商会就是在“节骨眼儿”上召集委员和专家为泉城泉水的永续保护和长久喷涌积极建言献策——一方面靠降水和应急处置的保泉思路、现实选择需要转变,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对泉水科学规律的研究和利用、找寻治本之策。
每年春夏之交,对济南众泉群来说,都是一个“坎”,今年这个“坎”尤为难迈。这两年冬春的持续干旱,无疑加剧了保泉压力。“五一前后预计各会有一场小雨,但半个月以内,下大雨的可能性不大。”市气象局副局长杨志利透露,年内降雨量预计比常年偏少,总体以旱为主。
济南的泉水归根结底是地下水,采补失衡是泉水停喷断流压力存在的根本原因。济南市名泉办副主任杨波表示,城市建设向南部扩展,导致在补给源头上“缺水喝”,就在泉水停涌之际,地下水开采量仍然较大。他说,目前济南市区地下水日开采量达30万立方米。
山东省水科院副院长李福林认为,加大地下水补给、控制泉域范围内地下水开采是保证泉水喷涌的两个重要抓手。“增雨、置采、补源、控流、节水”是保泉十字方针。今年,济南进一步强化了控采、补源等举措,加大了自备井封闭、多点补源、水源置换、保泉执法监督查处力度。其中,4月中旬利用“五库连通”工程,新增了兴隆水库补源点,今年以来玉符河补源总量已达1000万立方米以上。
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保泉长效机制?加强保泉基础研究成为共识。省农科院山东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教授吕兆毅表示,应探索济南泉水喷涌规律,实现保泉科学化、精准化。
“建立泉水数据资料库乃至泉水喷涌定量模拟数学模型,是科学保泉的关键。”济南市政协委员、市科协副主席李中赋表示。“2003年以来实施的回灌补源措施对保泉是有益的,但现有7处回灌点补源对枯水期泉水位的贡献量不足70cm。”济南大学城市发展学院教授邢立亭认为,补源布局、补源量的设计缺乏科学依据,导致回灌补源效果不理想。
如何加强源头保护?“要把涵养区放大到泰山北麓,建设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区,修建高海拔多级水库群,形成高压地下水。”吕兆毅说。此外,他还建议优化调整农林种植结构,实行退耕还草,“发展高科技新兴草业,实现保泉回报高效化”。
“在考察中发现,在泉水直补区、重点渗漏带中仍有建筑连片开发行为。”市政协委员、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天祥呼吁,应实施依法保泉,尽快出台《泉水资源环境保护条例》和专项规划,加快推进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市政协委员、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张克峰则建议,对济南五大水库按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保护,用好水污染防治法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要求的刚性约束。此外,补源水的水质安全需要作相应界定。
依法保泉的同时,管理机制需跟进。徐天祥建议,尽快成立保泉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现部门联动常态化。(常忠 记者 雷蕾)
编辑:薛鑫
关键词:济南市政协 双月协商座谈会 节水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