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民建厦门市委建言献策十余载 助力港口换新颜
“海”是福建省厦门市的“经济命脉”,在厦门实施“以港立市”战略的大背景下,厦门港进入建设发展高潮期,港口配套设施日臻完善,跻身全球20强。从2000年的100万标箱到2016年冲击千万标箱的大港,在厦门港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过程中,始终活跃着民建厦门市委扎实调研、倾力建言的身影。
2016年厦门“两会”上,民建厦门市委《推动“十三五”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的建议》大会发言,当即得到厦门市委书记王蒙徽、厦门市市长裴金佳的重要批示,其转化的提案又被市政协确定为2016年重点提案。在随后的提案办理过程中,民建厦门市委发现有更多、更深层的问题“浮出水面”,市政府分管领导对此事也极为重视,要求政府办与民建厦门市委继续追踪对标国内港口具体做法、降低港务成本等问题。民建厦门市委当机立断,重新成立调研组,以《关于推进厦门口岸进出口清费降负的建议》为题开展调研。
今年4月下旬,民建厦门市委专职副主委蓝萍带领课题组,就相关问题前往厦门市港口协会等地,并围绕对接供给侧改革、落实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等方面召开专题座谈会研究对策。随着调研的深入,调研组发现原有的一些政府规费已不合时宜,在政府职能方面通关效率还有提高的空间。因此提出:取消港口建设费、货物港务费,适当降低现行的集装箱中的木制品、木质包装、木质铺垫材料熏蒸处理收费标准;取消报关行逐票提交“报关委托书”的流程;采用无纸报关,取消扫描报关单证,进一步提高海关申报效率;采取技术更加先进的机器检验,减少人口查验方式,进一步提高查验效率,减少查验货物的装卸;加速推进“国际转运系统3.0版本”上线使用;实现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海事、边检等部门在厦门港范围内各码头、口岸“同港同策”等8个方面的具体建议,现已形成汇报材料递交市政府办。与此同时,民建厦门市委《推进绿色低碳港口建设打造一流国际营商环境》的重点课题调研也在同步进行中。
民建厦门市委10多年前开始关注如何优化厦门港口软硬件环境,在众多港口中脱颖而出。2002年,民建厦门市委在市政协九届六次会议上提交《加快刘五店港区建设步伐》的提案;2004年厦门“两会”,民建厦门市委提交了《开展“两岸三地”航线,创建台货转运基地》提案;2006年,民建厦门市委再度发力,以2005年《扩大中转规模,提升厦门港地位》调研课题为蓝本,完成《关于将厦门港发展为国际枢纽港的建议》重点课题,并作为2007年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的书面发言材料。
2013年,由于厦门东渡港搬迁问题涉面广、问题多且责任重大,于是民建厦门市委再次聚焦港口。同年3月成立课题组,由厦门市政协副主席、民建厦门市委主委黄世忠任组长,深入走访,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及部分港口关联企业、物流企业代表等,针对厦门港口发展态势、港口关联产业等现状及搬迁制约要素与利弊因素展开协商与交流。历经半年的时间,民建厦门市委的《东渡港区搬迁的成本效益分析报告》出炉,其中就搬迁整合后港区的物流中心建设、周边交通系统建设等提出的可行性意见、建议,很快得到厦门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要求各相关领导及部门马上组织研究实施举措。
由于民建厦门市委对厦门港口建设从不同角度及层面的持续关注,使厦门港口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在世界排名不断上升,由此厦门港已基本建成亚太地区干线港……民建厦门市委的目光在时刻见证着厦门港一点一滴的成长进步和完善,其履职的累累硕果更激励着民建厦门市委在参政议政的道路上阔步前进。(照宁 翁毓琦)
编辑:秦云
关键词:民建厦门市委 港口 厦门港 厦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