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谨防地方金融去杠杆异化为间接加杠杆
为加速地方金融去杠杆、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各地正迎来一股设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AMC)的高峰期。
据《经济参考报》5月19日报道,仅在过去半年内,就有湖南、江西、山西、青岛等多个省市正式设立或拿到AMC监管牌照,另外,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3家地方AMC进入到处置不良资产、尤其是金融不良资产的市场中。
不可否认,在近两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企高之下,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避免优质资产因陷入互保和联保中丧失流动性,此时地方政府主导成立地方版AMC(俗称“坏账银行”),给商业银行减压,为优质法人资产松绑,将不良法人资产处置,应该说,是相当有必要的,也是迫在眉睫的。
尽管成立地方版AMC存在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我们依然要明确认识到,地方不良资产的重组和处置,无论是主体身份的确立,还是具体操作的路径,我们均应该严格遵循市场化的路径。因为,当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之所以持续企高,除了部分是纯粹民企之间互联和联保之外,绝大部分与地方债务平台、地方国有企业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联,毕竟与民企相比,地方债务平台以及地方国企基于地方政府隐性担保的缘故,其授信额度明显较高、且信贷审批更为顺畅。
故而,当下我们重组和处置地方不良资产,如果不严格遵循市场化的路径,不仅有可能会重蹈既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企高的老路,而且更有可能因此滋生出新的权力寻租空间。
之所以说有可能重蹈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企高的老路,是因为当下设立的地方版AMC几乎均为地方政府主导,其相对控股股东大都以地方国企为主,当地民企和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为辅。这一股权架构的设立,天然地存在运营软约束的弊病,由此很容易造成在具体处置地方不良资产时,地方版AMC很难做到损失最小化和效率最大化,从而导致所谓的不良资产处置,只不过是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简单腾挪到地方版AMC,如此虽然降低了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但却增加了与之相关联的国企负担和地方财政负担。
之所以说还有可能因此滋生出新的权力寻租空间,这同样是因为地方国资主导设立的地方版AMC,在具体处置地方不良资产时,如果不严格遵循市场化的公开透明路径,很有可能会将“资产包”中的优质资产低价转让给民企或外资,而将绝大多数不良资产“自留”给与之相关联的国有企业,这不但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很容易滋生出权力寻租的腐败空间。
将不良资产从商业银行向地方主导AMC进行简单的腾挪,不仅没有任何意义,而且事实有可能会加大地方财政的压力,从而初衷美好的地方金融去杠杆,最终只能结出间接加杠杆的苦果。
之于当下而言,尽快处置地方不良资产以防范地方金融风险、并释放优质资产的流动性,已经迫在眉睫。具体而言,地方版AMC的设立,地方政府有必要引导和规范,但绝对没有必要主导,应尽量鼓励民资主导设立,毕竟当下地方版AMC,与1999年设立中央版AMC所面临的全国范围不良资产规模和全国性系统金融风险相比,规模要小很多,系统性风险也要弱许多。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金融 去杠杆异化 不良资产 商业银行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