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争议不会影响戛纳电影节收成
今年戛纳电影节是充满争议的一届,不仅是主竞赛单元有很多大胆极端的争议之作,就连颁奖结果也是争议不断。澳大利亚导演乔治·米勒带领由九人组成的评委会于北京时间23日凌晨1点半,在戛纳电影节闭幕式上宣布了获奖名单。此前大受现场媒体记者好评的几部热门电影通通消失不见,例如缔造场刊史上最高分的德国电影《托尼·厄德曼》、荷兰巨匠的《她》、美国导演贾木许的《帕特森》、罗马尼亚导演普优的《雪山之家》等等。其中只有前金棕榈得主、罗马尼亚导演蒙吉的《毕业会考》拿到了一个最佳导演奖,还是并列的。
所以,当乔治·米勒宣布将金棕榈大奖颁给英国老将肯·洛奇的《我是布莱克》时,争议之声从各方席卷而来。并不是说《我是布莱克》不好,相反这是部今年不可错过的佳作,但由于肯·洛奇已经拿过一次金棕榈,而这部《我是布莱克》在他个人作品中并不算特别突出,没有惊喜和突破。把最高大奖颁给这样一部作品,而选择性忽视那么多更值得拿奖的作品,或许说明了本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的选择标准并不是电影艺术价值或者导演能力,而是“从心出发”,因为《我是布莱克》或许是入选主竞赛单元的21部电影中最打动人,也最有社会意义的一部。
当然,这份获奖名单中最大的争议还是针对评委会大奖的得主。评委会大奖一般被称为“二等奖”,是仅次于金棕榈大奖的重要奖项,去年获得此奖的是《索尔之子》。然而,今年获得此奖的是被大多媒体记者嫌弃的加拿大导演多兰的《只是世界尽头》。这部影片也算是争议不断,加上年轻的导演多兰本来就已经被捧得很高,自然大家对他的要求也很高。多兰三年前才凭借《妈咪》拿了评审团奖,这次又凭借一部争议之作拿了评委会大奖,也就能理解为何有那么多质疑之声了。
然而最让人不解的是,一部平庸佳作获得了金棕榈,一部争议之作拿了“二等奖”,而两部更值得拿这两个奖的导演新作却平分了“三等奖”最佳导演奖,一个是罗马尼亚导演蒙吉的《毕业会考》,一个是法国导演阿萨亚斯的《私人采购员》。蒙吉也已经拿过一次金棕榈了,但这次的《毕业会考》依然非常强劲,比较肯·洛奇来说,二度登顶会更让人信服。阿萨亚斯是当今法国影坛最重要的导演之一,然而他却没拿过任何奖,这次的《私人采购员》虽然也是争议重重,但其导演能力毋庸置疑,结果只落得平分奖项的处境。
另外,伊朗导演法哈蒂的《销售员》,拿了最佳编剧和最佳男演员两个奖,然而影片远不如导演前作《一次别离》,加上主竞赛评委之一是和他关系密切的伊朗制片人,所以更加让大家猜测是否有猫腻。英国导演阿诺德凭借《美国甜心》连续第三次获得评审团奖也挺奇怪。
当然,所有的这些争议不会影响本届戛纳电影节不错的收成,无论是这些获奖作,还是那些没有获奖的好评佳作,都需要等大家亲自鉴定,相信其中会有不少电影将成为很多影迷的年度十佳候选。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戛纳电影节 收成


“科学突破奖”获奖科学家举行学术报告会
美加州南部突发林火
西成高铁今日开通 动车组列车整装待发
五光十色夜未央 缤彩纷呈灯光节
直击中俄反恐特战精英直升机索降现场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 缅怀先人祭奠亡灵
印尼阿贡火山持续喷发 火山灰覆盖地面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