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博爱“妈妈”杨春霞热衷公益 助学子帮孤老济贫困
“春蔚满天霞”是一个微信群的昵称,这个群有30多名成员,分散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工作岗位,他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却有一个共同的“母亲”——杨春霞。微信群的每一名成员都能讲出一段“爱”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以来,山西省运城市妇女杨春霞助学子、帮孤老、济贫困、做公益,对待一个个素不相识的孩子视如己出,爱的故事从未间断。2015年11月,杨春霞荣登“中国好人榜”。
山西运城“银湖饭店”在当地名声响亮。杨春霞的母亲是饭店的创始人,曾三次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杨春霞18岁进店,母亲先教她如何做人,善良、认真、助人是母亲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杨春霞不但学会了母亲的经营之道,更是秉承了母亲以诚待人、助人为乐的优秀品格。改革开放后,杨春霞自己创办了餐馆。她没有买汽车,没有穿过一件名牌衣服,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提包,有的只是一颗扶危济困的慈母心。
1. 心有博爱 她成了多名不相识孩子的“妈妈”
1997年的一天,杨春霞正在餐馆大堂打理事务,两个顾客的谈话引起了她的注意:老吴家两个孩子一同考上重点学校运城中学,但他们家里有个病人,一家人连吃饭都成问题,哪还有钱供孩子上学,考上了却未必上得起学。听到这里,杨春霞不禁心里一紧:好娃娃考上了好学校,千万不能因贫困而辍学啊!她顾不得多想多问,丢下手中的活计,拔腿便往运城中学跑去。到学校一打听,杨春霞得知两个孩子已经报到,但正为学费、生活费用而发愁。她又向老师问到老吴家的住处,将兄弟二人接到餐馆,吩咐后厨做了一顿好饭让孩子吃。随后,她又去商店置办了被褥、服装和生活用品。她对孩子说:“从今往后,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你们一日三餐就来这里吃饭。你们只管好好念书,别的不用考虑,阿姨给你们办好。”
杨春霞说到做到。从此三年如一日,她像照顾自家孩子一样照顾着兄弟俩的饮食起居。3年后,兄弟俩分别被国家重点大学录取,之后又分别考上了名校的研究生。杨春霞一直资助这兄弟俩到研究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

杨春霞给孩子们送去日用品。图片来源:山西文明网
此后,杨春霞又先后资助了11名贫困学生。为了照顾这些孩子,杨春霞为他们提供一日三餐,并叮嘱他们要吃饱喝足,春夏秋冬要让他们衣帽整洁舒适,像母亲一般,给他们生活上的关照、经济上的帮助、精神上的鼓励,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如果哪个孩子考上了大学,杨春霞和爱人就去送孩子入学,什么衣服、香皂、针线包、日常用药,甚至裤头、袜子都为他们一一准备好。如今,受资助的孩子们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有的从政,有的经商,有的从医……这些孩子们中,有些人已经有了下一代。杨春霞知道后,总会放下手头的营生,准备些小孩用的衣服、尿布、小被褥、奶粉、玩具等,赶到他们所在的城市,去看她可爱的“小孙子”“小孙女”。每年的腊月二十六,这些在全国各地的孩子们都会先赶回这个温暖的大家庭看望“杨妈妈”,向“杨妈妈”畅谈各自工作、生活的感悟和今后的打算,和她分享自己的快乐。杨春霞会精心准备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备些过年的新衣,饭后照上一张“全家福”,此时的她无比的高兴和自豪。
让杨春霞更加欣慰的是,这个大家庭的每个成员都传承了她的“衣钵”,他们合力资助了一名贫困生并考上了大学。爱心的接力棒,已经在新一代人手中传递了。
2. 倾情帮教 她让迷途的心灵得到慰藉
2008年深冬的一天,在运城火车站广场上,一位年轻人快步走到杨春霞面前,“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大姐,是你让我懂得了如何做人,让我重获新生,你就是我的再生父母!”这是一位从临汾监狱服刑期满的返家人员,他和杨春霞的故事,还要从杨春霞资助的一名服刑人员的孩子小节(化名)说起。

杨春霞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餐。图片来源:山西文明网
小节12岁那年,父母入狱。生活的窘迫尚在其次,心灵的伤害更如同雪上加霜。她变得胆小、自卑、脆弱,学习成绩迅速下滑。杨春霞知道后,马上把她接到身边。从关注女孩子的生活细节做起,再到她的一日三餐、日常学习、作业情况等等,一点一滴,倾注了一个母亲全部的心血。在杨春霞贴心的呵护下,小节很快变得性格开朗,学习也有了很大进步。杨春霞担心小节父母牵挂孩子,她就隔三差五到小节父母服刑的地方去探监。每次探监,杨春霞除了讲述小节学习如何用功、个子又长高了外,更重要的是带去了孩子对父母的问候。一次,在杨春霞的耐心说服下,孩子跟着她去监狱。当孩子一声“妈妈”喊出口时,小节的妈妈泣不成声。多年过去了,小节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医专,做了二甲医院的高护。而在监狱里服刑的父母,由于杨春霞带给他们生活的信心,积极改造,也分别获得减刑、出狱。
监狱领导被杨春霞的热心所感动,邀请她到监狱给服刑人员做巡回演讲。一名服刑人员对杨春霞敞开了心扉:他的母亲身体多年不好,他最怕母亲为了担心自己而加重病情。杨春霞当即问他要了家里地址,回运城后备了些礼品,去家中看望了他的母亲,并把他在监狱里的情况讲给母亲听,让老人家安心。儿子从母亲的来信中得知这一切后,心里对杨春霞无比的感激,并决心好好改造。他在获得减刑出狱后,第一个想见的人就是杨春霞。于是,就出现了运城火车站前的感人一幕。
3. 扶危济困 做孤寡老人亲闺女困难群众贴心人
杨春霞给自己的餐馆定下三个“固定日”,一是重阳节,凡六十岁以上老人来餐馆就餐,全部免费;二是每年高考期间,凡参加高考的学子皆免费用餐;三是每年的“残疾人日”,请聋哑学校的200名残疾儿童到餐馆免费就餐,还为他们免费提供矿泉水、毛巾、手杖。
运城市西姚村有一位孤寡老人名叫杜净祥,生活无靠体弱多病。杨春霞知道后,经常去看望他,隔一段时间就会给他送些衣、食、住、行的必需品,每月还会给他一些零花钱。老人病了,她求医问药,精心照料,她这一坚持就是8年。老人去世后,她又为老人置办寿衣、寿材,操持后事,让老人入土为安。村里人都说:“老杜不知道行啥运哩,老来认了个闺女,比亲闺女还要亲哩!”
自1982年至今,30余年来,杨春霞扶助多位孤寡老人安度晚年,直到为他们送终;逢年过节,她到孤儿院看望孤儿;每年“八一”建军节,她还要到市光荣院看望革命老军人。

杨春霞带领志愿者看望慰问老人。图片来源:山西文明网
素不相识的人有困难,杨春霞也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2001年9月,杨春霞看见运城市中心医院门口有个妇女在嚎啕大哭,一问才知道她是内蒙古人,女儿来运城看病,已危在旦夕,可老家的钱还没送来。杨春霞当即将身上的钱全部掏出,又留下电话,让他们有困难就联系她。第二天,杨春霞接到他们女儿已抢救无效的消息后,又赶到医院安慰悲痛欲绝的夫妇,帮助他们处理后事,为他们买回去的火车票,并送他们上火车。临别前,夫妇俩感动地对杨春霞说:“运城人的大恩大德我们永世不忘。”
2012年,杨春霞又当起了运城市盐湖区“道德模范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她带领80余名志愿者,为孤寡老人、残孤儿童、环卫工人等送温暖、做服务、献爱心……每到一处,都受到群众的欢迎,都能够影响和带动一大片人。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杨春霞 贫困孩子 扶危济困 孤寡老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