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杜绝“奇葩证明”应秉持互联网思维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明确以公民身份号码作为唯一标识,建成电子证照库,实现群众办事“一号”通用,以解决各类“奇葩证明”问题。泉州位列80个试点城市其中,这意味着,泉州市民有望凭身份证通办各类政务服务。(5月27日 《东南早报》)
长期以来,公众对于“奇葩证明”的吐槽并不少见,像“你妈是你妈”、“本人还活着”等证明的存在,确实令人感到无奈和可笑。这些证明的存在,不仅仅给公众办理各种事项带来不便,而且背离了简政放权的本义,因此有必要予以改正和摒弃。那么,如何杜绝“奇葩证明”的出现,如何让简政放权落到实处,确实显得尤为重要和必须。
需要厘清的是,“奇葩证明”的存在,与区域、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畅有关,正是因为公民个人信息处于“信息孤岛”中,最终导致了“奇葩证明”的出现。其实,仅仅依赖于传统的信息共享模式,恐怕依然无法满足公民开具证明的需求。从这个方面而言,消除“奇葩证明”,有必要借助于互联网思维,实现网上公民个人信息共享和操作。比如,深圳在全国曾推出了“多证合一、一照一码”、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登记、企业简易注销等三项商事改革。通过这种改革模式,由多个部门办理的事项被压缩和简化,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被打破,“奇葩证明”随之大量减少。
应该说,处于信息化社会中,大数据时代无疑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各个部门之间,其实并不是“信息孤岛”,相关证明信息完全可以串联起来,从而实现共享的目的。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已然成熟和完善,将全民信息融入“一张网”中已经成为可能。之前纸面证明的存在,正是在于缺乏数据和信息共享的现实基础,导致各项事项的办理需要以纸面证明为依据。不过,依托于信息技术平台,通过互联网在技术层面操作,必然能够克服纸面证明所带来的弊病。如此,杜绝“奇葩证明”可以依赖于数据共享,实现上下联动、横向贯通,从而适应新时代社会管理的要求。
不可否认,简政放权需要一个过程,杜绝“奇葩证明”的捷径就是坚持互联网思维,让大数据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当然,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减少“奇葩证明”,还应该注重信息数据的安全性、真实性、完整性和保密性,减少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真正实现简政放权的目的。
编辑:曾珂
关键词:奇葩证明 杜绝奇葩证明 互联网思维


华盛顿点亮国会圣诞树
B1-B、F35、F16等多型战机参加韩美联演
2018年度煤炭交易大会在太原开幕
芬兰庆祝独立100周年
联合国秘书长说反对任何危及巴以和平前景的单边措施
俄罗斯央行发布2018世界杯纪念币
2017年广州《财富》全球论坛举行开幕晚宴及文艺表演
“科学突破奖”获奖科学家举行学术报告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