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张成彬:着力构建紧缺产业人才引进新格局
创新的事业呼喊创新的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治国理政的基本规律、时代发展的基本趋势、伟大中国梦的实现以及改革开放事业等高度,对尚贤引才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充分表明了人才是振兴事业的关键,引进紧缺产业人才刻不容缓。地处胜利油田腹地的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牢固树立需求导向,立足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创新发展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从找准需求、完善政策、搭建载体入手,加快紧缺产业人才的引进步伐,实现了人才引进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有机融合。
张成彬
强化主体地位,掌握“缺”的重点。精确摸清产业需求,聚集一批高层次人才,构建高端紧缺人才的引进新机制,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域经济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东营区突出企业引才用才的主体地位,紧紧围绕企业发展,坚持把准确把握产业和企业需求,作为增强人才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首要前提,每年年初在全区范围组织开展以“掌握一批基本数据、座谈一批优秀人才、摸清一批困难问题、形成一批调研成果、送达一批服务信息、挖掘一批先进典型”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人才“六个一”集中调研活动,对企业人才需求、技术难题和对人才工作进行深度摸底;借助镇街道和科技、经信等部门力量,建立月报制度,对企业人才需求、技术需求进行动态收集;围绕贯彻落实“十三五”发展规划,强化对人才资源统计结果的分析研判,明确紧缺人才引进培养的重点和工作努力方向,着手研究制定“十三五”产业人才引进培养导向目录,为企业超前做好人才储备提供参考依据。
立足产业发展,细化“补”的措施。人才引进是双向选择,既要立足地域实际,又要尊重人才自身需求。如果对人才盲目引进,不仅会造成财力的浪费,更会造成人才的浪费。因此,必须紧密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聚集关系本地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在全球视野下谋划人才工作,在提高质量、增强效益、优化结构上狠下功夫,不断完善人才为产业服务的功效,加快推进高科技、高含金量的项目迅速崛起。东营区围绕石油装备、石油化工两大主导产业,把引才和育才作为增加人才数量、提升人才质量的关键环节,积极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实施“高层次人才东营区行”柔性引才活动,举办国家“千人计划”石油化工专家对接洽谈会,邀请40名国家“千人计划”石油化工专家和丹麦相关专家,与辖区企业开展技术讲座和项目对接洽谈,达成合作意向28个;主动与高校科研院所沟通联系,连续3年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6所省内高校和5所全国重点石油类院校对接,分3次邀请约110名专家学者来我区考察创业创新环境、与企业对接交流,达成合作意向160余项;规划成立中国石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举办科技成果发布会、科技成果展、企业技术难题对接会等活动。实践证明,加强人才链和产业链的衔接,才能达到人才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实现人才作用发挥和产业企业发展的双赢。依托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连续11年举办企业家培训班34期,培训企业家1200余人次;组织人才工作示范企业和重点骨干企业负责人到华为、比亚迪、联想等国内一流人才标杆企业考察学习,学习先进理念、发展思路。同时,把培训范围积极向企业人才工作者、科研管理、专业技术以及农村实用人才等领域拓展。在此基础上,采取请进来的办法,联合辖区企业开办东营区企业联合EMBA班,举办“东营区人才发展论坛”、东营区HR沙龙,累计邀请20名知名专家学者到我区授课。
优化人才环境,巩固“留”的成果。人才环境是引才聚才的重要牵引力,对人才而言,最大的吸引力就是事业的平台,只有搭建相应的平台,才能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人才保障。所以说,当前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环境的竞争,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东营区坚持树立“到您身边、为您服务、让您满意”的工作理念,把不断优化人才环境,作为优秀人才来得了、留得住的基本保障,始终把引进人才的重心放在创新思路、优化环境上来。健全人才政策体系,制定并全力抓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企业家队伍培养意见等政策的贯彻落实,研究制定全区各部门单位人才工作主要职责任务分工方案,不断凝聚人才工作合力;组织开展“人才工作示范项目”评选活动,打造“人才+项目”亮点典型,给予每个领军人才团队和项目20万元资金扶持。搭建人才平台,研究制定加强企业科研平台建设的意见,对成功申报国家、省、市级科研平台的企业分别给100万、50万、10万的资金奖励;围绕科研平台载体建设的标准条件、申报程序等内容,制作了简明扼要的申报流程图,定期举办科研平台载体培训会,全区已创建省级科研载体平台36家、市级42家。全力做好人才服务,投资500万元,规划建设21套人才公寓,配备日常生活设施,第一批6名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已入住。成立东营区优秀人才发展促进会,实现了各类优秀人才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提高。积极落实区领导联系企业家、党委联系专家等制度,定期组织优秀人才健康查体、座谈交流,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在区内媒体开辟“人才强区”专栏,编印了2辑《东营区优秀人才风采录》,广泛宣传各类优秀人才创新创业的典型事迹,增强了优秀人才的归属感、荣誉感。
(作者系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张成彬 创新 人才引进 紧缺产业 优化人才环境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