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赵宝培:收藏2000多件非洲木雕 为寻宝去过酋长家
赵宝培,上海人,1991年起扎根非洲,经营箱包生意。学习美术出身,1997年起收藏非洲木雕,至今已有2000余件。
赵宝培把收藏的绝大多数非洲木雕艺术品安放在上海松江郊区一处企业仓库里,推开门,一股神秘、荒蛮、原始的气息扑面而来。无论是数量与质量,赵宝培所收的非洲木雕都是让人吃惊的。
赵宝培
1991年,身为上海人的赵宝培经过漫长等待,终于踏上了非洲大陆,开始了扎根南非的营生。彼时生活在南非的中国大陆人尚不超过十人。他称自己为第一代非洲移民。
马里BAMBARA皇后雕像
在国内时,赵宝培念过上海轻专,学美术出身。比如上海著名的服装品牌开开的logo就是他的作品。“前几年我在上海街上走,还能看到我设计的开开商标。”赵宝培不无得意地说。
来到南非之后,赵宝培首先面对的是自己的生计问题。他一边辛苦经营,解决生计,同时也深深被那种造型夸张、变形、粗犷,代表着强烈非洲风格的非洲雕刻艺术所吸引。“这么说吧,世界上的艺术宝库有三大组成部分,欧洲的油画、亚洲的中国画,和非洲的雕刻,我们对西方的油画了解比较多,对非洲雕刻艺术的认知可能还处于启蒙阶段。”赵宝培说,“但是西方人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将目光投向非洲的雕刻艺术,西方的现代艺术深受非洲雕刻艺术的影响,最典型的如毕加索就是从非洲面具中得到启发。”
曼德拉的祖鲁SANGOMA权杖
1997年,在经历了7年的商业经营之后,赵宝培自觉自己在南非已经站稳脚跟,且手头有一定的盈余资金,开始出手购藏那些令他过目难忘的雕刻艺术品。
“谈到非洲木雕,并非所有的非洲木雕都是精品,它也有等级差别。传统的非洲雕刻艺术品一般分为三大类:一类是masterpiece或museumpiece即博物馆级别,要求既要是原作,又要是具有一定年份的雕塑;第二类是orignial,即原作,它在艺术性及年份上都不及masterpiece,但是是真品;第三类是copy,即拷贝作品。”赵宝培说。好的、精品的传统非洲雕刻早就到西方的博物馆里去了,现在非洲最多的是拷贝作品,即所谓的旅游工艺品。
“不看、不听、不说”三个木雕人像
赵宝培最初在约翰内斯堡的艺术品市场里淘到的非洲雕刻多半属于拷贝,他就去询问黑人店主,哪里可以买到真品。当地的黑人告诉他,要想买到真品和精品的非洲木雕,必须要跟他们到自己国家的部落里去,跟部落酋长、艺术家直接交涉,那里可能还留存有好东西。
“在非洲的中国人看到黑人往往很害怕,避之唯恐不及,我很善于同黑人打交道,交朋友。”赵宝培说。他在南非创办的箱包工厂曾长期雇用黑人工人。为了买到木雕精品,赵宝培决定跟随黑人到他们的原始部落里去。
“刚跟他们去原始部落的时候,我也是很谨慎的。我跟他们说,我不带现金,你们去跟当地土著打招呼,看中的东西先赊账给我运到约翰内斯堡,我再付南非币给你们,可以就去,不可以我就不去了。好的黑人还是比较多,他们也同意了。”赵宝培说。
祖鲁占卜者的鼓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一次跟随黑人去喀麦隆一位酋长家里,赵宝培觉得那真是到了人迹罕至的荒蛮之地,一路上还看到有黑人戴着面具,穿着彩色衣服,载歌载舞,“可能是庆祝小孩诞生,也可能是庆祝结婚”。而赵宝培想象中的酋长是头上插着羽毛,脸上涂着油彩,光着身子,拿着长矛……真实的酋长也出乎赵宝培意料:那位酋长头戴小白帽,身着长白大褂,文质彬彬。“酋长跟我说,因为你们是东方人,我们欢迎你,如果你们是西方人,我们拒绝你。”赵宝培说,他们曾受过西方殖民,所以心中对西方人普遍存有一种怨恨。
赵宝培天性不爱循规蹈矩、亦步亦趋地做一件事情,在非洲经商亦如此,他很快成为当地有名的“箱包赵”,生产的产品占南非箱包市场极大份额;收藏艺术品也如此。“你要做创新的事情就要冒险,这也是创新。”回忆起自己为何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非洲原始部落寻觅“正宗”的木雕,赵宝培如是说。
科特迪瓦Senufo套头面具
而黑人艺术家更是一群看似放浪不羁、缺乏自我管理但是口衔雕刀出生的奇才。“他们连一天艺术院校都没上过,却抡刀就砍,没有图纸,连树木上画几条线都是没有的,一刀一刀,就这样凭空雕出来了。”但是他们的艺术家还处在很原始的状态,雕刻对于他们就是解决温饱。令赵宝培哭笑不得的事也时有发生,比如跟他们的艺术家求购一件作品,定金付掉,过个把月后去找他,他们可能早就忘掉了,钱也老早花光了,然后非常无辜地来一句“ I’m sorry ,Mr Zhao”。
经过二十余年不间断的收藏,赵宝培现在拥有各类非洲木雕2000余件,近些年被陆陆续续运回国内,堆放在上海郊区的一座仓库内,颇具规模。前些年他在上海举办过一次非洲木雕展,令国内观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到来自于遥远的非洲艺术。
非洲木雕
在不少非洲木雕上面,赵宝培也总能找到一些中国元素的影子。比如科特迪瓦的“不看、不听、不说”三个木雕人像,竟然对应中国《论语》“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从赵宝培的收藏中发现以此为主题的木雕还不止一两件,可能这是他们经常创作的一种题材。还有非洲版门神、土地神、送子观音等。例如一尊木雕雕像,是被供奉在古代刚果人用茅草搭的一个棚里, 放置于村庄的入口,用于保佑全村非洲人的平安(类似中国的“土地公公”);一尊女性木雕雕像是用来祈子,相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送子观音”; 一对原本放置于部落酋长家门口的铜制雕像,可以抵御邪物的侵入,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门神”无异。去年,赵宝培又于美国纽约苏富比非洲艺术品拍卖中拍得一个科特迪瓦套头面具——一个非洲艺术化处理了的中国龙头。
赵宝培最喜欢的是一把“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手握的祖鲁权杖”,是南非共和国非洲博物馆旧藏。“曼德拉权杖总共只有两件,现在一件还是收藏在南非共和国非洲博物馆,一件在我手里。”
收藏十问
Q:你怎么走上收藏之路的?
A:移民非洲7年后,有了一定经济基础,就对非洲木雕产生兴趣。
Q:你记忆中最早的藏品是什么?
A:我一开始买的是非洲的现代木雕,后来转向传统非洲木雕。
Q:你最喜欢的藏品是什么?
A:曼德拉的权杖。
Q:你的“收藏之道”是什么?
A:一定要有非洲本土风格。同时在它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中,我更注重美学价值。
Q:藏品主要通过什么渠道收藏?
A:有从木雕店里挑选,有直接跟酋长、艺术家购买。
Q:知道自己有多少藏品吗?
A:非洲木雕2000余件。
Q:你觉得自己是收藏家吗?
A:可以这么说吧,收藏了二十余年,逐渐积累。
Q:你觉得收藏带给你的最大乐趣是什么?
A:把非洲的文化介绍到中国,有成就感。
Q:收藏中遇到过赝品或挫折吗?
A:黑人不诚实的也有,有付了钱不给你货,旅游工艺品也很多。
Q:有一天能放弃你的藏品或捐出吗?
A:如果政府支持,有一个理想的场地,我可以无偿捐出,建一个中国人的非洲艺术博物馆。
编辑:陈佳
关键词:赵宝培 收藏2000多件 非洲木雕 为寻宝去过酋长家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