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加强科技供给 服务发展全局--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重要讲话精神
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题:加强科技供给 服务发展全局--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重要讲话精神
新华社评论员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科学研究不仅要追求知识和真理,还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实现创新价值、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加强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立足战略全局,深刻论述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就新形势下运用科技创新力量践行新发展理念、开创发展新局面,作出全面部署、发出行动号令。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努力,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1%,但不少领域“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问题依然突出。无论是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还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消除贫困、保障人民健康和国家安全等风险挑战,或者是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都要求我们用好科技这一强国之利器,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闯出发展新路子。悠悠万事,创新为要。科技创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就掌握了撬动发展全局的有力杠杆。
加强科技创新是培育发展新动力的根本途径。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蕴藏巨大潜能,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归根到底要靠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性转变。无论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任务,还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关键在立足科技创新,释放创新驱动原动力,让创新成为发展基点,靠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只有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才能以动力转换推动方式转变,更好地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中国经济迈向“双中高”。
加强科技创新是开拓发展新格局的有力抓手。“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用好科技的力量,有利于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把握发展规律、激发创新活力,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提升发展整体效能,就能在新的发展水平上营造协调发展新格局。加深对生物多样性、全球变化等科学规律的认识,依靠科技创新破解污染治理、生态保护难题,在绿色发展这个“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奋发有为,就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在更高水平上开展国际经济和科技创新合作,增强我们引领商品、资本、信息等全球流动的能力,就能推动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实现共同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是顺应民生新期待的坚实支撑。人民的需要和呼唤,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声音。病有所医、食有所安、老有所养……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值在上升,要求科技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大幅增加公共科技供给,让人民享有更宜居的生活环境、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更放心的食品药品。创新是一个共建共享的过程,依靠科技创新建设低成本、广覆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体系,是实现共享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强普惠和公共科技供给,发展低成本疾病防控和远程医疗技术,才能实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普惠共享;发展信息网络技术,消除不同收入人群、不同地区间的数字鸿沟,才能实现优质文化教育资源均等化。
“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发展热潮激荡,创新大有可为。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必将为我国发展航船注入更强劲动力,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历史进军中书写更精彩篇章。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习近平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


胡塞武装宣布愿为和谈停止所有军事行动
山火肆虐后的天堂镇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六号卫星 搭载发射4颗微纳卫星
马克龙呼吁建设一个更加一体化、强大且独立的欧洲
英国首相说英欧本周内将敲定未来关系框架细节
成都大熊猫冬日卖萌
河北集装箱“水铁”联运吞吐量逾19万标箱
泰国将封锁打捞上岸的“凤凰”号以开展调查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