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读懂网络流行语背后的现实心态
教育部、国家语委近日在北京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你们城里人真会玩”“主要看气质”等成为2015年度网络流行用语。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流行语,流行语从某种意义上就是社会心态的一面镜子。依托于互联网,当下的流行语得到了快速传播,其符号互动的深度和广度大大提升。网络流行语一方面丰富了社会语言的表达形式,另一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打捞“沉没的声音”的渠道。
伴随着社会变迁,流行语逐渐从最初的单一式、标准化、口号式发展到今天的多样化、个性化、娱乐化。“你们城里人真会玩”并非乡下人特有的词汇,许多在城市里出生长大的人们也会这样说。自嘲也好,自矜也罢,自我矮化与炫耀、真话与玩笑往往互相混杂;使用网络流行语不仅是为了刷存在感,也是为了寻找归属感和社会认同。
在一个习惯“以貌取人”的时代里,外貌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资本;在讲究“颜值”的当下,“主要看气质”为那些喜欢自拍、喜欢晒图的人们,找到了一个颇具说服力的理由。网络流行语迅速走红也离不开明星、商家的推波助澜,社交网络时代的强传播、几何裂变让星星之火,变成“来自星星的火”。
面对互联网上的纷乱信息,如何提升表达效率,成为摆在许多人面前的现实考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将严肃的话题以娱乐化的手段呈现出来,无疑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在没有这条网络流行语之前,人们也会用重复表达的手段来提升他人对信息的关注度,却难免会引发他人的反感。“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改变了一本正经的生硬面孔,以一种低姿态的方式实现了与他人的交流和对群体的融入。
网络文化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快餐文化”,网络流行语通常“你方唱罢我登场”。面对网络流行语,我们不能戴上“有色眼镜”,采取“因噎废食”的态度。网络流行语固然有跟风从众、用语粗俗不雅的一面,却也有正功能的另一面——“读懂年轻人的现实焦虑,看到蕴藏其间的积极心态”,通过网络流行语来更好地把脉这个社会,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治理的改革与创新。
尽管“长江后浪推前浪”,尽管网络流行语缺乏长久的生命力,但我们却不能对网络流行语进行忽略和漠视。网络流行语建构了一种新的话语体系,为我们观察社会变迁和社会心态的走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作为时代的镜子,网络流行语也反映出民众的利益诉求。通过网络流行语来捕捉舆情民意,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完善公共服务,有助于让公共生活更加美好。(杨朝清)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网络流行用语 民众利益


华盛顿点亮国会圣诞树
B1-B、F35、F16等多型战机参加韩美联演
2018年度煤炭交易大会在太原开幕
芬兰庆祝独立100周年
联合国秘书长说反对任何危及巴以和平前景的单边措施
俄罗斯央行发布2018世界杯纪念币
2017年广州《财富》全球论坛举行开幕晚宴及文艺表演
“科学突破奖”获奖科学家举行学术报告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