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一点一评一点一评
翰逸神飞的赵佶狂草团扇
宋徽宗赵佶(1082—1135),河北琢县人,宋神宗第十一子,哲宗弟,宋朝第八位皇帝;曾封过遂宁王、端王。兄哲宗殁后无子,命太后立他继位,改年号“建中靖国”。信奉道教,是工笔花鸟画创始人。其绘画“十三科”,科科通能,尤精工笔花鸟,所制传世工笔《锦鸡图》名闻天下,气韵富贵高古,笔墨精深绝伦。自创“瘦金体”,笔力铁画银钩,风神俊逸,独步天下。善作狂草书,得怀素、山谷笔意。又首开“院体”花鸟画风,重视顶级绘画人才,特别强调院内画家必须野外写生,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和笔墨画境。作为帝王,他身先士卒,常常废寝忘食写生,笔墨真实而回归自然。其画工精绝,敷色美艳惊人,完美自然的灵动风姿,尽显笔墨大观气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其绘画水准在古代诸多著名画家中,也堪称少有的艺术奇才和全才。因而其自诩“天下一人”并不为过!

赵佶狂草团扇《掠水燕翎诗》,设色绢本,直径28.4厘米,今藏上海博物馆。释文:“掠水燕翎寒自转,堕泥花片湿相重。”对于草书,我们并不十分看重笔墨过于强调洋洋洒洒而一鸣惊人。怀素的跌宕,张旭的狂逸,山谷的灵动翻转,这些都是笔墨与个性的完美结合。曾欣赏到徽宗帝所作的狂草《千字文》手卷,今藏辽宁博物馆。这应该是徽宗传世最浩瀚的狂草巨制。徽宗确切地说,他应该是位非常典型的完美艺术家。打生出来,当一国帝王好像并不是徽宗的绝对强项。把大宋江山丢给“吃人肉不吐骨头”的凶悍金鞑子,这似乎好像已经顺理成章!他写狂草是有苦衷之乐的,现在大宋只剩下“半壁江山” ,由于自己的治国柔弱,今已无力回天。说白了,也只好通过奋笔疾书的狂草泄愤,这样方能使自己的内心世界得到暂时的忘忧。狂草《千字文》写得跌宕起伏,笔墨大气不拘,一气呵成而神完气足。这幅浩浩手卷,侧势翻转的用笔,多凸显出山谷道人的笔墨气象。我们常说,在今草、行草、章草中,应属狂草最难写。因他并不是肢体简单的笔墨驾驭 ,而是书写者博大思想的笔墨堆积。数千年的书法延续,的确造就了不少书法名家,但于狂草一道精能精善者几乎寥寥。通常人们认为狂草写的最为成熟的当推“颠张醉素”和山谷道人。徽宗在诸多人的眼中,是个大画家;当然,也知道他千古著名的“瘦金体”书法。而于徽宗能作狂草,好像知道的人并不是很多,今天看到他写的狂草《千字文》,真的让人吃惊不小……。徽宗这幅短短十四字的狂草团扇,写的小中见大,笔墨挥洒直泻千里, 应该是宗素师的笔墨味道。在笔者看来,它的气场并不逊于手卷《千字文》。小小团扇,如果想写得超然出众,实际上并非易事。人们常说:胸有成竹,意在笔先就是这个道理。从此团扇可看出,徽宗的确是胸有成竹,下笔翻转自如,毫无笔墨迟涩之态。徽宗此狂草最绝的用笔,就是不经意地揉进了章草的古韵笔法。看得出,徽宗笔墨思想内涵之丰富,在挥洒驰放中多了份清新和散淡。另一点,他惊蛇即兴狂草,融的是“瘦金体”纤劲爽利的用笔之法,以及工笔勾勒细腻神俊的表现手法,使清劲灵动的狂草内含更加神完气足。千年书法,造就出千年的“书画之帝”。我们在古人幽幽的笔墨中,终于得出了一个完美的结论,那就是,写书法的尺寸大小并非衡量笔墨高低的唯一标准,而最重要的要看作品是否能千古传世。徽宗丁点盈尺小扇,写的如此超然不群, 落“天下一人”款决非浪得虚名!
末了,引杨仁恺谓其草书曰:“……草书怪怪奇奇,大大小小。有的如腾猿过树,逸虬得水,有的或连或绝,如花乱飞;有的若枯松之卧高岭,类巨石之偃鸿沟;有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写的形象贴切,入骨三分。
编辑:陈佳
关键词:翰逸神飞 赵佶狂草团扇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