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公恩私报”不可取
不能把同志之情异化为人身依附,形成小团体、小圈子,滋生腐败现象,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每到地方党委和政府换届“进行时”,就不时听闻新提拔的干部喜滋滋地“感谢领导的栽培”,甚至还有得到提拔的干部跑到领导办公室深鞠一躬:“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您的大恩大德。”笔者不禁要问:作为党员干部,“被提拔”之后,究竟该感谢谁?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报的是父母养育之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报的是他人的相助之恩;韩信送漂母千金,报的是一饭之恩……这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道德光辉,它以人性为支撑,是个人的道德行为。
而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培养和重用,是以党的事业为出发点的。党员干部作为党的一员,其政治生涯和成长进步,皆离不开党组织的教育培养,倘若把自己进步的功劳记在某一个领导身上,显然是感谢错了对象。
然而,一段时期以来,“公恩私报”现象却并不少见,为啥?里面颇有些门道。有的党员干部的确是没有理解清楚党组织、领导干部和党员之间的关系,犯了糊涂,而有的却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这些装糊涂的干部,组织意识淡薄,整天琢磨着拉关系、找门路,在结私情上下功夫,信奉“组织没有靠山稳”“会做事不如会来事”“靠本事不如跟对人”那一套,把组织培养的“公恩”故意误解为私人“恩典”,以便堂而皇之地感谢领导,有意拉拢关系,好让领导再帮助自己“进步进步”。
也存在少数领导干部思想作风不正的问题,他们把选拔使用干部当作自己的私权,个人代替组织,党管干部成了“我”管干部,以恩人自居,认为“你是我提拔的”“我是为你说了话的”,把下属的升迁完全归功于自己,竭力使之知晓事成的背后有自己一份“功劳”,是自己“使了劲”起了作用。党和人民赋予的公权力,俨然变成了其笼络人、谋私利的砝码。
把同志之情异化为人身依附,形成小团体、小圈子,滋生腐败现象,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近年来令人触目惊心的“秘书帮”“石油帮”“山西帮”等腐败窝案无不如此,严重地破坏了党的组织纪律,最终害了自己,也影响了党的事业的发展。
我党从成立之初,就严明党的组织纪律,任何人都不能把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陈毅就曾言:“第一想到不忘本,来自人民莫作恶。第二想到党培养,无党岂能有作为。”忠诚于党,不是忠诚于哪个人。党员干部要明白,有些领导干部在党员成长进步的道路上给予了一些关心和帮助,但这只是党组织赋予他的责任,不是其个人的私恩施舍;作为领导,也应把选拔干部当作分内之事和应尽义务,“苟得其人,虽仇必举;苟非其人,虽亲不授”。干部都是党的干部,不是哪个人的家臣。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品格,是一种境界,但如果感恩弄错了对象,感恩之心就会霉变,感恩观就会错位,人生就会迷失方向。对党员干部而言,只有怀揣对党组织的感恩心,以赤子之心,践行“三严三实”,以公仆之身,勤政廉洁,造福百姓,才能真正彰显党员忠诚党性。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公恩私报 感恩 党纪 党风


美国旧金山圣诞老人大聚会
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开港试生产
不走陆路改空降 “圣诞老人”搭热气球出发
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福建泉州开幕
“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领取2017年诺贝尔和平奖
伊拉克民众集会庆祝击败“伊斯兰国”
探访中国造世界首座半潜式智能海上渔场
华盛顿点亮国会圣诞树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