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器物的盛宴:2016年春拍第二轮热点分析
纵观2016年春拍市场,香港佳士得、北京翰海、北京保利、北京匡时作为第二轮春拍的代表拍卖公司,无论是在拍品结构,专场设置、拍品精稀程度都体现出了一线拍行应有的素质。
热点一:佛教艺术品行情上涨势头不减
2010—2015年佛教艺术品走势图
数据来源: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统计时间:2016年5月31日
2016年春拍的杂项板块中一大热点就是佛教艺术品的生货集中亮相,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瓷杂分析师不完全统计,2006年,国际佛教艺术拍卖主要市场成交额6.18亿元人民币,2013年成交额为9.5亿元人民币。国内佛教艺术品拍卖成交额2006年为1.23亿元人民币,2013年为4.42亿元人民币。2006年—2013年,全球佛教艺术市场增长56%,中国佛教艺术市场增长259%。2006年—2013年,中国佛教艺术市场份额占全球比例由20%增长至47%,,由此可以看出,内地与国际佛教艺术品市场的差距逐渐缩小,佛教艺术品藏家也逐渐把目光投向内地市场。而且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在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调整的几年中,佛教艺术品却一直是逆势上扬的,可以说从2013年开始就没有出现过调整状态。并且,从2016年春拍中可以看出,佛教艺术品将会延续这种上扬的趋势。
佛像是北京翰海的主打品牌,应该是从2006年开始北京翰海就推出了佛像专场,在行业内有比较权威的品牌影响力。今年北京翰海“木鱼晓动—佛造像艺术”专场拍品共计91件,大部分拍品的估价在10到30万人民币之间,最高不过300万人民币至500万人民币。从价格定位上来看价格比较适中,对于当今艺术品市场调整的大环境,这样的拍品结构是比较适合市场现实状况的。
明永乐 毗湿奴 汉藏风格(北京宫廷)估价:RMB 5,500,000-6,500,000 北京保利
北京保利在2016年春拍的“自在菩提——佛造像专场”中有一件毗湿奴造像在国内很少见,这尊造像是永乐时期作品,并且这是一套佛像中的一件,明代永乐时期的大威德金刚造像足底应有八位尊神护法,毗湿奴就是其中的一位,并且八件尊神至今存在六件,其余两件下落不明,可见其珍贵程度,不过美中不足的是这件毗湿奴手中的法器不全,可能是遗失或者损坏。
佛教艺术品近几年逆势上扬的表现可谓是一个神话。但是在杂项板块中,有望出现 “神话”的不只是佛教艺术品,明清铜炉在近几年的行情走势也十分令人关注,并且仿佛在其身上看到了几年前佛教艺术品的相似行情。
热点二:明清铜炉行情有望复制“佛像神话”
明清铜炉在近几年中始终处于一个交投状态相对火热的地位,在2016年春拍中,北京翰海推出了“繁华盛世-明清金铜器物”专场,共118件拍品,以明清时期铜炉为主;北京保利则继续推出了“吉金——重要私人收藏明清铜炉”专场,其中分为花式造型炉、经典造型炉、官铸原座炉、晚明私款炉、宫廷制炉五个板块。
2014—2015年北京保利“吉金”专场走势图
数据来源: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统计时间:2016年5月31日
2014—2015年北京保利吉金专场成交率
数据来源: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统计时间:2016年5月31日
从数据中可见,保利的“吉金”专场从2014年春拍开始行情一直是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交投状态,到2015年(保利十周年)秋拍,“吉金”专场突显出了其专业性强的特性,上拍量和成交量均为25件,成交率为100%,总成交额为13,340,000元人民币。从“吉金”专场两年的成交形势来看,精简数量,提高品质是拍卖公司一直在做的改进,而且,这种改进在2016年的春拍中也得以明显的延续。
在保利2016春拍的首度宣传开始,王世襄旧藏“玉堂清玩”大鬲炉就成为热点。先后于2003年、2010年在中国嘉德、北京匡时进行拍卖,成交价分别119.9万元、616万元,七年间价格翻涨至五倍多。在2003年中国嘉德上拍的21件王氏藏炉中,此炉为三件百万级炉之一;在2010年北京匡时上拍的20件拍品中,成交价位列第五,此件铜炉为王世襄旧藏宣铜炉、甚或铜炉收藏圈中名副其实的明星器。对此北京保利中国古董珍玩部总经理李移舟先生也表示:“王世襄先生旧藏的铜炉一直是铜炉收藏圈里关注的热点。此次‘吉金’专场中,我们有幸征集到了一只王世襄先生旧藏的明末清初大鬲式炉。这只鬲式炉是全部王世襄先生旧藏铜炉中尺寸最大,重量最重的一只。”
明末清初大鬲式炉
北京保利“吉金——重要私人收藏明清铜炉”专场
近几年明清铜炉的行情增长,藏家认知及学界研究正在逐步提升,价格未被爆炒。目前明清铜炉收藏刚刚起步,精品的成交价动辄上百万元,甚至出现过千万元级的作品。但与书画、瓷器、玉器、家具、佛像等明清时期其他门类艺术品的“亿元时代”相比,成交价格尚望尘莫及。笔者认为主要原因首先是藏家对铜炉价值认知的缺失,其次因为学界对明清铜炉研究的有待完善。中国的铜炉文化发达,但学术研究往往集中在三代青铜炉上,鲜有涉足明清,对其关注相对薄弱。在当下的铜炉收藏热潮中,明清铜炉稳中见涨,已渐回价值本位,但仍有较大的升值空间。
除了杂项板块的精品生货频出之外,瓷器板块给2016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带来的惊喜也许是更多的。
热点三:周年庆匡时首推瓷杂夜场 拍品聚焦代表之作
周年庆是在任何以销售为目的的交易中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噱头。2015年秋北京保利10周年庆典共计成交29亿,力压其他拍行。2016年则有匡时10周年、香港佳士得30周年,可以说是精品云集。
匡时2016年十周年春拍对器物板块有所调整,除了常规的日场瓷器、日场杂项、近现代瓷专场、佛像专场等,还新增了“天工开物-瓷玉工艺品高端夜场”。北京地区除了北京保利的“大明·格古”夜场外,瓷器类拍品少有夜场,匡时这一举动似乎更向着明星拍行靠近,逐步形成自己在器物类板块的话语权。此次春拍在“天工开物-瓷玉工艺品精品夜场”、“风华绝代-明清瓷器专场”中收录了唐英制瓷共计7个标的。清代御窑形成了以督陶官姓氏命名的传统,“唐窑”当属其中著名之一。唐窑最突出的成就还在于创新,体现在注意装饰效果和造型上,许多奇特的造型, 如镂空转心瓶、镂空转心套瓶、镂空交泰瓶, 以及通体镂空的灯罩、香薰、花篮、冠架、玲珑瓶等, 都是唐英在督陶期间创造的。在2005年至2015年唐英制瓷共计上拍134件,成交70件,成交率为52.24%,总成交额达1.68亿元。2010年经济形势利好,整体艺术市场行情都显现出井喷形势,唐英制瓷在这一年也达到前所未有的成交高峰,此后2011年至2015年,唐英制瓷均价保持在80万—200万之间。
数据来源: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统计时间:2016年5月31日
清乾隆 唐英制苍龙教子诗文观音瓶 估价:RMB4,000,000-6,000,000 北京匡时
清乾隆 唐英制豆青釉墨彩诗文荷花口杯 估价:RMB200,000-300,000 北京匡时
数据来源: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统计时间:2016年5月31日
此外,一套12只花神杯倍加受人瞩目。花神杯首创于康熙朝,杯身小巧,胎薄釉润,十二月花神杯分别以水仙、玉兰、桃花、牡丹、石榴、莲荷、兰草、桂花、菊花、芙蓉、月季和梅花为主题,一花一月,并配以相应诗文装饰,为康熙朝官窑名贵品种,清雅脱俗。此前花神杯在拍卖市场并不少见,但多以单只或几只上拍,鲜少有完整品相的一套。2000年至2015年花神杯共计上拍374件,成交205件,成交率54.81%,成交总额为9011万元。此次北京匡时上拍的一套12只花神杯,杯身一面以青花工笔描绘梅花图,青花发色靓丽,具有中国水墨画之意趣,杯身背面附有诗文,杯底青花双圈弦纹内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藏家王刚表示“匡时的这套康熙青花十二花神杯,十二只的款识如一人所写,青花发色几乎没有任何差异,形制大小和手头份量都几乎一样,而且品相都全美,实在少见,可以说这是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一件藏品,太难得了”
清康熙 青花十二花神杯 (一套) 估价:RMB10,000,000-12,000,000 北京匡时
热点四:御用洋彩+佛教用品=难以言表的尊贵
釉上彩佛教用瓷
北京保利除了常设的“大明·格古”专场外,此次推出清代宫廷御瓷法器。清代皇家信仰佛教,景德镇的御窑厂大量的生产了各种瓷质的佛教用具,例如七珍、八宝、贲巴瓶、瓷炉、花觚等,除了作为宫中佛堂的法器外,也用来供朝廷赐给西藏地区的佛教寺院。瓷质法器由康熙时期开始制作,乾隆、嘉庆时期,彩瓷法器也是皇帝向内地寺庙的进献之物。清政府曾将若干彩瓷贲巴壶、五供等器物赠予曲阜的孔庙,以示尊敬。彩瓷法器的烧造工艺在乾隆时期达到顶峰,嘉庆之后便逐渐衰落停止。此次拍卖融合了若干宫廷彩瓷法器,这些器物将西藏地区传统造型与宫廷御瓷完美结合的,更是汉藏文化融合的历史见证。
编辑:陈佳
关键词:器物的盛宴 2016年春拍 第二轮热点分析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