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欧盟为何全力挽留英国
新华社布鲁塞尔6月6日电(国际观察)欧盟为何全力挽留英国
新华社记者孙奕
眼下距离23日英国举行“脱欧”公投仅有两周多时间,去留民意仍然胶着。一些欧洲国家领导人日前再次呼吁英国留在欧盟。
专家认为,欧盟之所以全力挽留英国,是因为英国“脱欧”不仅会严重损害欧盟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而且会威胁到欧盟一体化进程。
各国首脑发声挽留
面对英国国内民调“脱欧派”和“留欧派”旗鼓相当的局面,欧盟主要国家领导人近来纷纷发声挽留英国。
德国总理默克尔说:“是否留在欧洲,显然决定权还是在英国民众手中。但正如我此前一再重申的那样,希望英国仍是欧盟的一员。”她同时提醒英国“脱欧派”,一旦离开欧盟,英国在涉及欧盟的协商中将不可能获得好结果。
法国财长萨潘说,一些法国银行担忧,如果英国“脱欧”,它们在伦敦的业务可能无法正常开展。英国“脱欧”不可能不给欧洲经济带来影响和震动。
西班牙首相拉霍伊表示,“脱欧”会给英国民众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他警告说,如果英国“脱欧”,英国护照持有人可能将不会被允许进入欧洲大陆。
欧盟实力恐遭削弱
对于上述呼吁,支持“脱欧”的伦敦前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回击道,一些欧盟国家支持英国“留欧”,甚至发出种种警告,主要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比如德国、荷兰等国担心英国“脱欧”后需要增加对欧盟的预算投入。
观察人士认为,英国在诸多领域优势明显,一旦“脱欧”,可能会令欧盟在这些领域蒙受较大损失。
欧洲智库布鲁塞尔欧洲与全球经济研究所日前刊文称,一旦英国脱离欧盟,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将被削弱。欧盟占全球人口的比重将从7%下降到6.1%;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欧盟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比重将从17%下降到14.6%;在全球贸易中,按现行价格和汇率测算,欧盟出口份额将从33.9%下降到30.3%。
英国每年向欧盟贡献约200亿欧元(约合227亿美元)的预算费用,刨去从欧盟拿到的补贴,英国是继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之后的欧盟第四大净出资国。英国是倡导经济开放、自由竞争的重要国家,一旦“脱欧”,欧盟内部的财经政策天平将向贸易保护、规则繁琐的方向倾斜。英国伦敦在全球金融市场中地位重要,英国“脱欧”将使欧盟国家在伦敦的金融业务受到很大影响。
此外,英国是众多国际公司和研究机构的欧洲总部所在地,并为欧盟提供了大量高素质公务员;英国教育资源丰富,不少欧盟成员国公民将其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理想目的地。欧洲议会法国籍议员古拉尔还指出,英国在地缘政治视野、法规体制等方面有独到之处,离开英国的欧盟将失去这些特色。
更危险的是,英国“脱欧”将严重威胁欧盟的一体化进程,拖累欧盟一直倡导的“日益紧密的联盟”概念,尤其是在当前欧洲右翼势力、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可能进一步加剧其他欧盟成员国的疑欧情绪。
英国“脱欧”代价不小
从英国角度看,如果选择“脱欧”,接下来两年英国与欧盟恐将陷入纠结的“脱欧”协议谈判阶段,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如果英国“脱欧”,英国将成为触发欧盟《里斯本条约》第50条的首个国家。根据该条规定,如果英国确认要脱离欧盟,欧洲理事会应在两年时间内和英国就“脱欧”后关系变动达成协议,并提交欧洲议会批准。
一旦“脱欧”协议获得通过,将取代原本适用于英国的欧盟各项条约。而如果两年内双方没有达成协议,英国将需要在除贸易之外的几乎所有领域和欧盟重新一一协商,除非其他27个成员国同意延长谈判期限。
编辑:曾珂
关键词:脱欧公投 欧盟挽留英国


探访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
新疆开通“空中巴士”助力冬季旅游
全国政协京内新任委员参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博鳌亚洲论坛首尔会议聚焦合作与创新等议题
胡塞武装宣布愿为和谈停止所有军事行动
山火肆虐后的天堂镇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六号卫星 搭载发射4颗微纳卫星
马克龙呼吁建设一个更加一体化、强大且独立的欧洲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