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高价培训难供高校自主招生好苗子
高考前天刚结束,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就“接力”上场。清华、北大、人大等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从今天起相继开启。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不少培训机构从密集的考试安排中“见缝插针”,利用高考结束后和自招开始前之间几天甚至一天的时间,打出自主招生考前“突击式集训”的牌子,收取高额培训费,有的自主招生培训机构考前1天培训费用甚至高达近7000元。(6月10日 《北京青年报》)
高考结束后,为“偏才怪才”提供平台的高校自主招生陆续拉开帷幕,不少考生为了更有把握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可谓用尽了心思。一些培训机构打着考前培训的幌子,即便是临阵磨枪式的一天培训,也价格不菲。但培训效果如何,却很难准确评价。虽然参加培训和在自主招生中成功过关并没有必然联系,但是了却了家长和考生的心理需求,培训机构看重的就是这一点,培训机构里不乏天南海北的学生,他们的收益也就水涨船高了。
既然是为“偏才怪才”提供更多的求学机会,高校所追求的是有潜质的人才。人才,往往是天分和积累的双重结果。单纯靠一两天高价培训,可能获得的只是一种照本宣科式的人才外表,却很难与高校所期望的人才内核相匹配。
从今年各高校自主招生的情况就可见一斑。如北大今年重点向三类人才倾斜,一是,研究创作类,二是,突出才能类,三是,学科奥赛类。其他的高校在自主招生方面形式更加灵活。如通过夏令营、体验营等方式对参加自主招考的学生进行考评。从相关的要求来看,不管是哪一种考评机制,高校对考生素质的要求,都很难通过临阵磨枪的所谓培训来提高的。
在追求自主招生的路上,其实一些家长也明白,通过参加培训班,充其量只是买了一个心安。在明知培训只是买个心安的情况下,一些家长和学生为何依然在高价培训上乐此不疲呢?
众多考生及家长对高价培训趋之若鹜,原因无非有二:一是从众心理。大家都报考,自己不报名感觉;二是守旧心理。参加考前培训,重点是提醒考生注意礼节、细节和需要记忆等形式性的内容,却依然在应试教育的道路上狂奔,与高校自主招生的要求完全是南辕北辙。
天价自主招生培训,声称有北大、清华等教授讲课,作为培训机构的主打招牌,不能任由培训机构自说自唱。倘若借名校教授名义,而无名师授课,也涉嫌欺诈,对于那些期盼自主招生金榜提名的学生和家长而言,更是得不偿失。
在通向自主招生的道路上,那些早已做好准备的人才考生,完全可以自信面对高校自主招生的大门,抛开各种包装的培训,轻松上阵。一个纯粹的考生,远比靠工厂化和应试化培训的考生要自然的多,也更有益的多。(张立)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高考 高价培训 高校自主招生


美国旧金山圣诞老人大聚会
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开港试生产
不走陆路改空降 “圣诞老人”搭热气球出发
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福建泉州开幕
“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领取2017年诺贝尔和平奖
伊拉克民众集会庆祝击败“伊斯兰国”
探访中国造世界首座半潜式智能海上渔场
华盛顿点亮国会圣诞树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