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医改迫切需要反映市场需求的定价机制
不管是医事服务费还是护理费、诊疗费,其实都可以成为很好的补充,关键是,如何建立一个能够真正反映医疗市场需求的定价机制,这是决定医药能否分开的基本前提。
北京朝阳医院执行院长陈勇近日在某峰会上反思当下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改革时,提出了“零差率”改革的目标究竟是为了什么的问题。作为在北京最早实施药品“零差率”试点医院的领导,陈勇感慨,这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只干了前半截”的问题,并且担忧,“如果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不跟上,医药分开按北京模式也难以持续”。
医药分开是当下医疗改革的重点之一,其中药品的“零差率”又被认为是撬动医药分开的重要手段,因为只有实施了药品“零差率”,医生及医院才可能从药品的利益中解脱出来,为他们在药品的使用上采取更加公正的立场创造条件,从而让医疗行为从用药经济的枷锁中得以挣脱。这样,一方面可为患者带来更实惠的医疗措施,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为医生树立更关注医疗技术的职业环境。
我国采取药品加成的方法,有历史的原因。上世纪50年代,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药品加成本身与医院的利益并不十分密切。改革开放以后,医疗机构被推进了市场,同时又顾忌医疗机构的公益性不至于褪色,长期坚持医疗服务低价策略,药品的加成成为很多医院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所谓的以药养医,依托的就是这15%的药品加成。
这些年,在用药经济的刺激下,我国医院的高价药品不断增加,为医院带来的利益也在逐年增长,在许多肿瘤医院或者偏重于内科的综合医院中,其带来的往往是数亿元的纯利益。这部分利益是不是合理,姑且不做讨论,但这却是维系一家医院正常运转非常重要的经济来源,是市场反复筛选出来的医院生存的必要利益保障。因为现在综合医院的职工多在千人以上,即便人均月工资8000余元,一年的工资成本就在1亿元以上,如果再考虑工资背后还隐藏着五险一金之类的隐性成本,加上日常的维护成本,一年的支出就可能突破2亿元,如此巨大的支出,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源根本无法维系。
但是,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面对上亿元的经济缺口,可行的补偿机制是什么?在朝阳医院等地试行的医事服务费,虽然获得了一定成功,但随着人员成本的不断提高,目前的医事服务费也出现了“跟不上形势”的境况。而且相对于药费的不断随行就市,医事服务费的“一口价”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先天不足”吧!
今年,北京将在600多家公立医院全面推开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这反映了政府进一步推行医疗改革的决心,但决心的面前,却是医院的利益该如何维系的巨大难题。不管是医事服务费还是护理费、诊疗费,其实都可以成为很好的补充,关键是,如何建立一个能够真正反映医疗市场需求的定价机制,这是决定医药能否分开的基本前提。(郑山海)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医改 医疗改革 零差率 改革 陈勇 医药分开


美国旧金山圣诞老人大聚会
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开港试生产
不走陆路改空降 “圣诞老人”搭热气球出发
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福建泉州开幕
“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领取2017年诺贝尔和平奖
伊拉克民众集会庆祝击败“伊斯兰国”
探访中国造世界首座半潜式智能海上渔场
华盛顿点亮国会圣诞树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