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提案 提案
“金点子”架起连心桥
天津市静海区政协创新提案办理协商工作纪实
“这件提案办得好啊!看着我们这住了近30年的老小区改造后焕然一新,楼里楼外干净整洁、亮亮堂堂。”一提起静海城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群众赞不绝口,纷纷为政府的民心工程叫好,更给政协委员的“金点子”点赞。这也是天津市静海区政协提案办理协商工作成果让群众满意的一个缩影。
“提案质量是提案的生命,只有提案提得好、提到点子上,办理协商才有价值、有分量。”静海区政协主席刘建国告诉记者,区政协牢牢树立质量意识,坚持高点定位、突出重点,探索实践了“精心选题、协商定题、深入调研、撰写提案、修改完善、定稿提交”六步工作法。
经过几年实践,委员们早已将“精品意识”根植于心,提出了大量中肯、有分量的提案。据了解,5年来区政协委员提出的407件高质量提案已全部办复完毕,实现了提案办理工作走访率和委员满意率两个100%,一批基层和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如何更好地让提案发挥政协“智库”作用,协助党委、政府实现科学民主决策,成为静海区政协重点研究的课题。为此,区政协积极创新实践,在严把立案审查关上出实招、硬招,推行各政协参加单位、专委会、委员活动组等初审、提案办联合党政两办复审、提案委员会终审的“三审立案”办法。
“三审立案”使一批精品提案脱颖而出。比如,对委员提出的有关“取缔马路烧烤,净化城区环境”的提案,经过严格审查,提案委员会帮助委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数次修改,最后形成《规范城区烧烤摊位,实行集中经营、集中管理》的提案并给予立案。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办理,在城区宇纬路建设烧烤一条街,既满足了百姓消费需求,又实现了统一管理,净化了城区环境。
坚持把协商贯穿提案办理的全过程,是静海区政协提案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源泉。提案办理协商被纳入区委、区政府、区政协年度协商工作计划,并通过组织提案立案协商、办前协商、办中民主监督、办后协商,组织提案承办单位和提案者面对面研究提案办理思路和举措,交流意见,达成共识。
2012年以来,区政协组织66个提案承办单位、170多名提案者,围绕228件提案进行充分协商;区政协主席会议组成人员累计深入60个提案承办单位,开展重点协商活动20多次,促使《加快静海区和天津公交集团合作,打造京津冀一体化交通圈》等一批重点提案得到解决。
静海区政协从加强制度保障入手,逐步完善委员素质提升机制、提案共同交办机制、提案办理机制、提案反馈机制、提案转化机制等一批实用管用的制度机制,推进提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发展。
在办理关于帮扶企业的提案中,静海区有关部门认真采纳委员建议,专门设立了3亿元专项资金池,支持区内企业转型升级;在落实关于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提案中,全区连续4年招录的566名教师均补充到基层乡镇任教;在办理静海城区老旧小区改造的提案中,对144条道路里巷和70片老旧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直接受益群众16万人。(记者 张原 通讯员 王能军 见习记者 李宁馨)
编辑:薛鑫
关键词:天津市静海区政协 创新提案办理协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