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自身建设 自身建设
民建海淀区专业一支部举办京津冀友好支部交流活动
为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加深三地支部的了解,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5月28日上午,民建海淀区专业一支部联合天津支部和廊坊支部,在北京拉开了京津冀三地支部友好交流的序幕。
本次活动是在海淀专业一支部主委马红艳的倡议下,由海淀区专业一支部发起承办的“京津冀”三地三个支部共同开展的交流活动。在民建海淀区委副主委王颖的协调下,在天津民建市委和廊坊市民建市委大力支持下,天津民建市委安排了河西区经贸支部,廊坊市民建市委安排廊坊市综合二支部,与海淀民建专业一支部进行了对接。天津民建河西区委副主委曹平、支部主委孙岩出席了会议,廊坊方面由民建廊坊市委副主委候海东、支部主委肖维民带队一行4人出席了会议,海淀民建一支部主委马红艳、副主委雷丹玫、副主委于鑫和支部委员李洪彦参加了交流。
会议由马红艳主持,三地支部分别对各地区民建的发展情况、支部活动情况进行了介绍和交流。通过交流了解到,天津河西区的支部活动的特点是“合”,即支部大活动举全区之力,支部小活动邀请其他支部参加,民建河西区的支部以专业支部为主,综合支部为辅。廊坊市民建支部的特点是,由过去的专业支部逐渐发展成为综合支部,支部活动全市参与,整个廊坊市民建市委工作仅有一名专职成员。马红艳也介绍了海淀专业一支部的人员构成和组织活动情况。
通过交流大家发现,支部建设由于所在的区域、人员构成等不同,其发展方向和活动方式也有所不同。北京海淀区委在支部建设方面开始由综合支部向专业支部发展的尝试时,廊坊市则开始将原来的专业支部改为综合支部,而天津则一直保持以专业支部为主,综合支部为辅的模式。
三地支部一致认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京津冀间的支部交流非常必要,北京海淀区民建专一支部发起三地支部交流非常及时,希望将这种交流方式常态化、制度化,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言献策出力,探索支部交流的新模式。为此,三地支部对未来的交流方式、主题达成一致,热烈期望京津冀友好支部交流的尽快正式启动,通过京津冀友好支部交流活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王颖在肯定了京津冀友好支部交流活动的同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五个一”的建议,他希望京津冀友好支部联合活动要有一个整体目标,做成三地基层组织友好协作的典范;要形成一个主导产业;一个品牌活动;一个调研课题;一个较大实事。
编辑:秦云
关键词:京津冀 民建 海淀区专业一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