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外媒评拥堵费:中国人喜欢车但不愿为开车多付钱
(原标题:英媒:多数中国城里人把买车当人生大事——身份的象征)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6月18日文章,原题:中国人喜欢车,但不愿为开车多付钱
上月北京交通大学一名教授的黑白照片在网上传播,这张照片被放在黑框里,周围点缀着白花,很像遗照。虽然这名教授健在,但网友对他十分恼怒,“判其死罪”。他的罪名?建议北京征收交通拥堵费,每天20到50元,以缓解首都交通压力。
多数中国城里人把买车当做人生大事:财富、身份和经济独立的象征,和当年美国一样。因此,任何限车的做法都会激起他们的愤怒。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有车一族更集中在中高收入人群,任何妨碍开车的措施,基本上都针对的是中产阶层,而这个群体是中国政府争取的对象。这使得推动这个群体反对的变革很难。
2009年以来,北京和广州的官员不断表示要征收拥堵费。网民进行回击,指责政府懒政,也有很多人发牢骚,认为这种政策不公平,因为拥堵费对富人无效。由于这些反对声,政府没有强硬推行。但北京的情况正发生变化,那里的官员陷入两难:交通堵塞和空气污染可能引发的不满,同征收拥堵费一样强烈。
舆论并非征收拥堵费面临的唯一挑战。中国的城市规划者从来没有设想过这么多人开车。北京目前的私家车保有量为360万辆,千人保有量2000年以来增加了惊人的20倍。中国其他地方的私家车数量也在迅速攀升。
如果北京征收拥堵费的目的是鼓励使用公交,那么它必须赶紧创造条件。近年来,北京大力投资交通系统升级,地铁网线路已经达到18条。不过,这些努力依然难以满足需求。拥堵费无疑将抑制一些人在城市中心开车,甚至会抑制购车。尽管违背中产的意愿,如果此措施能就位,北京可能宣布取得成功。但这或许比在北京拥堵的街道穿行还要难。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外媒 拥堵费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