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 最政协
政协委员热议5月份经济数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展顺利
近日,随着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份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房价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经济的现状和走势成为业内讨论的热点。
从数据上看,供给侧改革效果已初步显现:投资增速有所放缓、工业生产稳定增长、房地产销售较快增长,房地产库存也连续几个月下降……
“从今年1—5月份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的经济增速已经开始有回升的迹象。”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但我国经济增速也许还会有一个下探的过程,才能实现经济增速的企稳。
民间投资增速放缓影响有限
在公布的5月份经济数据中,备受市场关注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民间投资增速继续滑坡——前5个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1638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3.9%,增速比1至4月份回落1.3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2.0%,比去年同期降低3.4个百分点。
在李稻葵看来,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在今年下半年乃至明年有可能还会继续放缓,原因主要是受房地产和制造业的影响。
6月18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从数据上看,一线城市房价涨势降温,已现二线城市领涨房价的格局。
“房地产行业经过一年的调整现在已经出现了价格上升的疲态。而在去产能的大背景下,占固定资产投资40%以上的制造业投资增速,下半年可能还会出现一定的降幅。”李稻葵表示。
他强调,对民间投资增速的下滑不宜过分解读,可能是因为营改增所致,“过去地方政府与民间投资讨价还价,以少报税换多投资,但地税转国税后,纳税征管的权力转到国税局,地方政府的这种交易很难进行。”
与此同时,尽管从数字上看民间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但投资运行仍呈现出积极变化,尤其是投资结构仍在继续改善。
从统计数据上看,固定资产投资中高技术投资、服务业投资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比重在提升。同时,经济新动能积聚加快成长:前5个月,网上零售额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为27.7%。而高耗能投资,尤其是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增速在回落。
李稻葵认为,这一数据显示现阶段投资结构的优化,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全国政协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高技术投资、服务业投资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网络消费的稳定、强劲增长,这说明新经济正在成为我国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加快推进
今年,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项重点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从统计数据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展顺利,去产能效果或是体现得最为明显的,尤其是在煤炭和钢铁两大攻坚领域:1至5月份,原煤产量同比下降8.4%,其中,5月份当月原煤产量下降15.5%,5月末规模以上原煤生产企业库存同比下降6%。1至5月份,粗钢产量下降1.4%。
对此,贾康表示,目前“三去一降一补”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企业降杠杆、政府加杠杆,需加大政策落实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同时,贾康认为,“三去一降一补”是整体上的,宏观上的,具体到某些行业或地方,去和加是不矛盾的,要具体分析。而下一步,应以结构性减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对冲经济下行压力,这样才能使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再上一个新台阶。
在贾康看来,尽管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一些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短期内去产能、去库存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压力,但在当前稳增长政策和推进供给侧改革双管齐下的背景下,我国经济下一阶段将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筑底企稳的前景也是谨慎乐观的。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也认为,我国经济已经非常接近底部,目前最重要的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我国经济的触底将来应该是大L型。从国际经验和中国实际来讲,触底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大L型的底部会有一些小的W型,很可能出现一些反复甚至一些大波动。”刘世锦表示,我国经济潜力还是很大的,当前最重要的是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在国企、土地、财税、金融等领域改革取得实质进展,使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释放出来。(记者 李彬)
编辑:薛鑫
关键词:政协委员 5月份经济数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