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不买房是一些90后的理性选择
如果买房不再是唯一选择了,那么房价上涨也好,下跌也罢,都不是影响个人命运的主要因素。年轻时在较长时间内不买房,利用由此而来的更宽松的经济自由和迁徙自由,人生能获得更丰富的可能性。
和我一样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年轻人,本科毕业已有三四年,即使攻读硕士学位,大多也离开了校园。虽然,“老之将至”是我们这拨儿人的自嘲,但结婚生子的确是第一批90后正在或马上经历的人生大事。而当下网上受追捧的95后、00后“小鲜肉”,似乎与我们的生活有一种隔绝感。头戴一顶新人类的帽子,我们接触的已是坚硬的现实:求职,跳槽,买房,直至当上奶爸奶妈。
几年前,一位90后网红在电视节目里嚷嚷:90后是不买房的一代。当时我对此很是不以为然:一些90后不买房,不是不愿买房,而是买不起房,或者在京沪这样的限购城市根本没有购房资格。事实部分证明了当时我的判断,毕业几年内,身边的同学和朋友有不少已买了房,也有许多人奔波在看房、买房的道路上。购房资金自然依赖家庭的支持,而不买房或者说正在观望的同龄人,他们不愿说出的理由往往是家庭无力支持其购房。
现在,我要修正自己之前的观点。90后不买房,也有可能是主动地与房产保持距离。事情正在起变化,不买房是一些90后的理性选择。
买房尤其是在大城市买房,对来自普通家庭的90后来说,即便获得家庭毫无保留的支持,也仍要背负沉重的银行贷款。虽然买房后不用交房租了,但是每个月仍要还贷。在未来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90后“房奴”必须小心谨慎地作出职业规划和人生选择。房贷就像紧箍咒,每当你想要折腾一番,远离生活的苟且而寻找诗与远方,都会准时地提醒你人生不能太张扬。
高房价到底还会支撑多久,也许是一个谁也说不清的问题。不过可以明确的是:房价猛涨的年代已逐渐远离我们。如果把购房看作一种投资,那么通过这种投资取得红利的窗口已经很小。何况到了90后的购房年龄,能在大城市买到一套住房已是谢天谢地,所谓“刚需”正是90后购房的主要原因。90后买房需要两三代人和几个家庭的付出,这种家族性的行为显然有别于仅以投资为目的的经济行为。
对90后来说,买房除了要支付巨额购房款,还意味着巨大的“机会成本”。我认识的几位90后创业者都没有买房。这不是因为他们买不起房,而是因为买房和随之而来的负担,会影响他们的创业决策。购房以后患得患失的例子太多了,理性的早期创业者必须避免因自己的房子影响企业的早期发展。而且,从资产增长角度来说,如果创业成功,创业者的资产增长速度远高于房产升值速度。
如果房价继续上涨,“晚买不如早买”的规律确实会继续被一次又一次验证。晚买一年房,几年工资都白赚的现象仍然在很多地方发生着。不过,认同这个逻辑的大前提是:买房是人生的必选题。如果买房不再是唯一选择了,那么房价上涨也好,下跌也罢,都不是影响个人命运的主要因素。年轻时在较长时间内不买房,利用由此而来的更宽松的经济自由和迁徙自由,人生能获得更丰富的可能性。
90后没有唯一的价值观,买不买房的争论还将持续很久。无论如何,是否买房、是否有能力买房,跟能不能享受舒适的居住环境是两码事。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不买房的90后将在较长时间里租房。培育更健康的租房市场,能让这些90后少一点犹豫,多一点笃定。只有不为房子所困,他们才能更从容地抓住各种机遇,创造更精彩的人生。(王钟的)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90后 不买房 理性选择


中国十佳劳伦斯奖颁奖盛典 孙杨丁宁获最佳男女运动员
维也纳:圣诞市场气氛浓
康熙几何“课本”亮相内蒙古
24小时书店现身河北 市民乐享“文化”夜生活
沙特在首都上空拦截一枚导弹 网友拍下画面
海南海事局南海救助局开展首次海空联合巡航
柏林民众纪念圣诞市场恐袭一周年
安理会再次延长跨边界向叙利亚提供救援授权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