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严惩性侵未成年人恶行 犯罪人员信息到底该晒吗?
中新网北京6月22日电(张尼)近日,浙江省慈溪市检察院牵头法院、公安、司法出台《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公开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这则被称作慈溪版“梅根法案”的《办法》引发舆论热议。不少人认为,此举将起到警示犯罪、预防未成年人受到性侵害的作用。但同时也有专家提出,该《办法》可能会涉嫌侵犯隐私,影响犯罪人员重新融入社会。
慈溪版“梅根法案”
——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将公开
此次慈溪市方面出台的《办法》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实施严重性侵害未成年人行为的犯罪人员,在其刑满释放后或者假释、缓刑期间,通过发文各单位的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渠道对其个人信息进行公开,方便公众随时查询。
《办法》列举了公开犯罪者信息的情形,包括因强奸、猥亵未成年人、引诱、容留、介绍未成年人卖淫或者组织、强迫未成年人卖淫,被判处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多次猥亵未成年人或者猥亵多名未成年人的;曾因强奸、猥亵犯罪被判处刑罚,五年内又犯的;曾因猥亵被多次行政处罚,二年内又实施此类犯罪的;经鉴定,有性侵害病态心理的,如恋童癖、性控制能力弱等;以及可能再次实施性侵害未成年人、人身危险性大的。公开期限一般为5年。办法还列举了将终身公开信息的情形。
《办法》的出台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有媒体将其称作慈溪版“梅根法案”。
1994年,美国新泽西州7岁女孩梅根·康卡被邻居强奸并谋杀,而这个邻居之前被判决实施过两次针对儿童的性侵犯罪行为,梅根的妈妈说,如果自己的女儿知道侵害人有性犯罪的历史,那么她就会有所防备,也许现在仍然会活着。
199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梅根法》,强制所有州制定法律,要求性侵犯假释或刑满出狱后,必须向警方登记住所,并公布给社区知悉。
有评论指出,此次慈溪版“梅根法案”值得肯定,并且有必要形成更高层级,更加规范的制度、机制在全国范围内加以推广。
公众怎么看?
——98%网友赞成晒出犯罪人员信息
对于《办法》的出台,公众怎么看?人民微博近日发起一项“公开性侵未成年人的犯罪人员信息,你赞成吗?”的网络调查。截至21日晚,在参与调查的2400余人当中,有98%的网友投票表示赞成。
网友“仙玉与鱼”评论称,未成年人不能够有效、清楚地进行对自己的人身保护以及报案维权,所以对这些有前科的罪犯(信息)进行公开,让广大人民及媒体对其监督,能行之有效进行预防。
“让恶性罪犯无处遁形。其实对于社会重大恶性犯罪分子都可仿照此法实施,可加大社会对犯罪分子的监督管理,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网友“wenzhenhechu”表示。
有观点认为,在性侵未成年人的犯罪中,有很多是累犯,或者是一人性侵多人,或是一人性侵他人多年,所以公开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很有必要。
21日,《法制日报》刊发评论文章《公开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人信息确有必要》,文章指出,公开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信息的做法,是在裁判文书公开基础上进一步搜集有关信息,并加工、归类、整合后形成的特殊信息公开制度。
评论称,从长远考虑,如果浙江的探索能取得成功,有必要上升到国家层面,以法律或行政法规形式规范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信息公开机制。
《办法》出台存质疑?
——专家:或影响犯罪人员融入社会
虽然多数民众为此次慈溪版“梅根法案”的出炉点赞,但也有不少人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例如,网友“山崴子 ”评论称,公开性侵未成年人的犯罪人员信息,容易造成破罐破摔,不利于犯罪人员改恶从善。网友“读语倦”则认为,犯罪人员的信息公开是一种侵犯隐私的行为。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支振锋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在中国还是其他国家,对未成年人的犯罪侵害都会引起社会的焦虑和愤怒。但是否要公开这些犯罪人员的信息,是一个很困难的选择。一方面,公众希望了解到这些信息,有所防范,另一方面,信息公开可能会影响到这些人员重新融入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吴宗宪则对中新网记者表示,《办法》出台的主观动机应该充分肯定,对于预防未成年人受到性侵害有积极作用,但此举从法律层面看存在一些问题。
“《立法法》第八条第四项明确,涉及到犯罪和刑罚的事项只能制定法律来规范,没有给地方留下这方面立法的空间,这样的权力只能属于国家立法机关。”吴宗宪认为,此次出台的《办法》涉及到犯罪这项内容,从立法权来看,地方到底有没有这样的权限还有待探讨。
公开犯罪人员信息又是否侵犯个人隐私?对此,支振锋表示,是否侵犯隐私要看信息公开的形式、范围和程度。如果是在犯罪人员生活的地方广而告之,那么有可能有侵犯隐私的嫌疑,但也要看公布这样的信息对于当地是否真正有用。但如果这些犯过罪的人因此远走他乡,并在其他地区犯罪,那么该举措的意义恐怕有限。
预防未成年人遭性侵
——其他国家都有啥做法?
数据显示,2012到2014年内,全国妇联系统接受的有关性侵女童投诉量增加了10%,呈现出上升趋势,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变得尤为迫切。
从全球范围看,预防未成年人受到性侵害也是不少政府面临的课题。记者了解到,除美国之外,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爱尔兰、日本以及韩国等国都采用了性犯罪登记制度,有些做法值得借鉴。
例如,英国要求性犯罪者定期向政府部门登记自己变化的个人信息,包括工作、家庭住址、电话等。这些信息除非特殊情况,不会对外公开,主要方便于政府的管理工作。而在保护犯罪人员个人隐私方面,欧盟内部有也着严密的管理制度。
在美国,一些地方从幼儿园开始就会用游戏的方式向女童解释“什么是性骚扰”以及如何应对,如何求助和如何自我保护。
另外,美国和加拿大许多州、省规定,12岁以下儿童24小时不得脱离监护(年龄规定各不相同,最小9岁,最大16岁)。这些措施有效减少了幼童“单独暴露”的风险。
吴宗宪表示,过去国内对于普通公民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指导较欠缺。目前,更需要积极开展此方面工作,通过预防犯罪教育活动减少类似案件发生。
支振锋则强调,要想降低犯罪率,最根本的方法还是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和能力,尽量缩小贫富差距,提供更加均等的社会公共服务,保证社会充分就业,为社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同时他也强调,学校的相关教育也要跟上,不能只“教书”不“育人”。另外,政府也应当做好狱政管理,不要让监狱成为罪犯的“学校”。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性侵 未成年人 信息公开








甘肃阿克塞丹霞地貌“藏在深山人未识”
澳大利亚国家公园28头鲸鱼搁浅死亡 画面令人痛心
欧洲政商人士呼吁维护全球贸易体系
非洲国家驻华使节走进全国政协
华盛顿举行迷你火车展览
走访世界最南端水电站项目
贵州黄平举行第三届飞来者大会
中欧论坛汉堡峰会聚焦中欧对话合作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