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周德文:进一步激活民资需多管齐下

2016年07月01日 08:58 | 作者:周德文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扩大有效投资,政府不可能长期包揽一切,需要更多依靠激活民间投资,充分发挥民间资本作用。

周德文

周德文

5月24日-27日,本人参加了中央统战部调研组赴湖北调研民间投资。从湖北情况来看,有一些共性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一是受市场整体低迷状态影响,投资意愿降低。

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但产品出厂价下降,利润下滑,预期收益降低,减弱了企业投资意愿。部分民营企业对投资创新颇多顾虑,对市场前景持谨慎态度,吃不准投资方向,对新上项目与扩大生产在观望、等待,下不了决心,造成一些民间资本投资项目搁浅。

二是受要素瓶颈制约,民企扩大投资难题多。

许多民营中小企业筹集投资发展资金主要靠自我积累,民间融资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更难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票等方式直接融资,融资渠道和方式总体比较单一,一旦遇上经济不景气,或者银根紧缩,资金就非常短缺。而且民间融资利率高,增加了民营企业的资金成本。此外,用地指标短缺也制约着民间投资项目建设。

三是受投资领域开放度制约,民间资本仍然难“入门”。

虽然国家已逐步放开了投资领域,但事实上“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现象依然存在。一些领域,相关部门和单位通过设置投资额度、卫生标准、相关资质等多道门槛,让民间资本只能在门外看花,无法进入。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投资领域,很多民营企业期盼进入,但受各种条件限制,只好望而兴叹。

四是经济转型升级促使民间投资深度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加快转型升级,打造竞争新优势、培育新增长点成为必然趋势,但是转型升级投资对技术的创新能力、企业人才储备、运营管理水平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客观上民间资本短期内难找到好的投资项目,自然会放缓投资。

五是民间投资产业层次普遍偏低,将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优化产业结构目标的实现。

纵观湖北省民间投资产业层次,整体上偏低,主要表现在工业投资增长仍然乏力,第二产业中过剩产能较多和部分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比重较大,大量民间投资仍然处于产业链底端。另外,民间投资在市场准入限制较严或行业垄断程度较高的电力、交通运输等行业的投资比重依然偏低。

有问题不怕,最重要的是正视问题,积极加以解决。经济新常态下,发展仍然是硬道理,稳增长是首要任务。扩大有效投资,政府不可能长期包揽一切,需要更多依靠激活民间投资,充分发挥民间资本作用。

一是做好释疑解困工作,增强民营企业投资信心。

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更宝贵。一方面要加强经济形势正确宣传,只有正确认识,理解新常态,才能主动适应新常态。当前,要广泛、深入宣传“十三五”规划的发展蓝图,做出详细的解读,既要讲清实现“十三五”目标面临的各种困难和经济下行的压力,更要讲清实现“十三五”目标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各种有利因素和优势。气可鼓不可泄。各种媒体要发挥舆论的正确引导作用,在报道、反映经济发展、企业经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的同时,要更多地宣传创业创新、转型升级的典型和先进事迹,先进经验。让企业家对经济发展减少疑虑,看到光明前景,增强战胜面临困难的信心。

二是着力破解融资瓶颈,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加大金融支持民间投资力度,对信誉好的民间投资企业简化贷款和担保手续,拓宽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空间,激活民间资本。建议加快扩大民营银行试点,进一步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推动信用担保健康发展,壮大担保资金,为民营企业增加贷款提供担保;支持民间投资的高科技企业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企业发行债券,鼓励设立创业投资公司和创业投资管理公司,为民间投资企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管理服务。

三是优化民营企业投资环境,保护其合法权益。

全面落实已出台的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坚决制止对民间投资的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其负担,使民间投资真正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加快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民间投资立法,依法规范民间投资行为。

四是切实简政放权,激活民间资本投资活力。

近几年,我国高层领导十分重视简政放权改革。国务院印发《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要点》指出,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以更有力举措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只有切实简政放权,政府才能有更多的力量来加强监管创新,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和社会公平正义;有更多的力量优化政府服务,提高服务效率,从而激活民间资本投资活力。

五是正确引导民间资本投向,促使民间资本充分释放潜能。

资本逐利而行,民间投资更是如此。民间资本投资存在“不会投、不能投、不敢投、不愿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找不准投资方向、投资领域、投资项目。政府部门要进一步研究制定民间投资促进政策措施,帮助企业应对当前发展困境,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建设完善项目公开征集制度、项目筛选储备办法和项目推介制度,加强对民间投资的方向引导,通过信息网络、新闻媒体及时向社会传递有关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市场需求等信息,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六是加快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只有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政企之间才能同心同德,政府真诚地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各种困难,想企业之所想,帮企业之所需,企业感受到暖心、放心,就会热心投资,安心经营,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定能加快,走上稳定健康发展之路。

(作者系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温州东方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周德文 民资 投资 民间投资 民间资本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