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长江上游1号洪峰来袭 中下游堤防能否锁江安澜?
新华社武汉7月3日新媒体专电 受长江上游持续强降雨影响,刚刚进入主汛期的长江上游已然形成流量超过每秒50000立方米的洪峰,这给面临多重严峻防汛形势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带来新的挑战。
历经1998年流域性大洪水后,经过全面建设的长江中下游堤防能否锁江安澜,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对此进行了专访。
长江1号洪峰来袭,流域防汛面临哪些挑战?
每年的6、7、8月,是长江主汛期。今年入汛偏早的长江,受持续不断的强降雨模式的影响,7月1日14时,长江上游三峡水库出现入库洪峰流量50000立方米每秒,形成长江2016年1号洪峰。
为确保三峡水库足够的防洪库容,早在4月下旬,三峡水库启动消落调度,即加大洪水泄流量。国家防总的通报显示,至1日14时,三峡水库水位148.34米,出库流量达到了每秒31100立方米,对1号洪峰进行拦蓄。
而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却正在迎来入梅以后的第四次强降雨过程,雨势进一步加大。
2日6时38分,继合肥市气象部门1日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之后,武汉气象台也发布了今年首个暴雨红色预警。两地的部分地区都将出现100毫米以上的强降水。
入汛时间早,底水过高,入梅延后,支流水量偏多,强降雨持续时间长等,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汛面临的多重挑战。
记者从长江水利委员会了解到,3月中旬以来,长江流域先后发生16次较强降雨过程,长江流域已有43条河流65站出现过超警洪水,部分河流和站点多次超警,最大超警幅度在3米以上。
长江流域降雨量较常年偏多两成,来水较近30年均值偏多。
与1998年同期相比,今年宜昌站来水偏多近八成,汉口站偏多近三成,大通站偏多近一成,洞庭湖城陵矶站偏多近两成,鄱阳湖湖口站与1998年同期相当。
长江中下游干流平均水位较历史同期偏高:城陵矶、汉口、湖口、大通站与近30年同期均值相比,偏高1.86-2.48米。与1998年同期均值相比,偏高0.15-1.5米;与1954年同期相比,偏高0.97-2.77米。
洞庭湖、鄱阳湖水位较常年偏高1.13至2.18米。
巨额投资加固长江干堤,都用在了哪儿?
2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雨情汛情新闻发布会,湖北省防办专职副主任袁俊光向媒体通报,长江上游出现今年第1号洪峰,三峡入库流量达5万立方米每秒,经三峡调蓄后,出库流量维持在3.1万立方米每秒左右,预计未来5天,长江中下游干流大部江段水位继续上涨,监利以下江段全线超设防,监利至城陵矶江段水位将接近警戒,汉口站水位将达到26.5米左右、超设防1.5米。
设防水位是指在汛期江水漫滩或到堤脚时的水位。当洪水到达这一级高度时,标志着这一地区堤防开始出险。
1998年大水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了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重大决策。
长江委防办主任陈敏介绍说,1998年底,国家全面启动加固长江干堤工程。到2003年,跨越鄂、赣、湘、皖四省的长江中下游干堤加固工程基本完工。
在此期间,国家用于治理开发长江的中央投资高达684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到1998年以前中央投资的5倍多,占全国中央水利投资的比例达到38%。
在长江干堤加固工程启动后,国家又开展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建设。
“隐蔽工程”分布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共28个项目,总投资64.9396亿元,共涉及堤防长度1935公里,河势控制项目涉及河段长630公里。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记者在荆江大堤、武汉龙王亩等重点险工险段看到,这里的堤防普遍得到了加宽、加厚,高程也比过去增高了2-3米,过去那种靠土堤挡水现象已成为历史。堤防的挡水面全部披上了用钢筋水泥铸就了一层“硬甲”。
在长江汉口江段,长江委水文中游局汉口分局局长刘少安指着已经种满花草的长江干堤斜坡说,这是加固中间堤防的护坡。在宽约5米的堤身中间,约有两米的厚度就是防渗墙。
刘少安说:“现在的堤防可以稳稳将达到警戒水位和保证水位的洪水挡在河道内。”
1998年以后,长江流域的鄱阳湖、洞庭湖,湖南的湘江、资水、沅水、澧水,江西的赣江、抚河、信江、修水、饶河,以及汉江、岷江、嘉陵江等支流也相继得到了治理。
规模空前的投资建设,使长江中下游地区摆脱了“人争水地,水致人灾”的恶性循环局面。
今年长江防洪可以高枕无忧吗?
6月28日,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说,造成近期中国天气气候异常的主要推手是自2014年9月开始、于2016年5月结束的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据监测,此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共持续21个月,峰值强度为2.9摄氏度,海温距平累积值为30.2摄氏度。其持续时间之长、峰值强度之高、海温累积距平之大,均为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之最。
7月1日18时30分,中国气象局将重大气象灾害(暴雨)三级应急响应提升为二级应急响应。
连日来,湖北、安徽、江苏、贵州、湖南等长江流域省份,根据各地的《防汛应急预案》相继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
与1998年相比,随着指挥体系建设、防汛预案设置等,长江防汛科学性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陈敏说:“上世纪90年代没有规范的应急预案,而现在,从国家层面到流域、再到沿江各省市县,都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如果出现状况,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可及时精准应对。”
长江流域的防汛应急预案显示,按洪涝灾害的严重程度、范围,将防汛应急响应行动分为四级,由低到高依次为Ⅳ(蓝色)、Ⅲ(黄色)、Ⅱ(橙色)、Ⅰ(红色),并对各应急预案启动的气候条件做出明确界定。
进入汛期后,各级防指应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工情、灾情,并根据不同情况启动相关应急程序。同时,江河发生洪水时,雨情、水情应在30分钟内报到防汛指挥部,重要站点的水情应在20分钟内报到防汛指挥部,及时、准确地为防汛的调度与决策提供依据。
记者在长江防总指挥部看到,长江流域所有的水雨情监测都实现了自动化,依靠现代化的监测站点和设备,自动报汛。
“现在,20分钟以内,全流域所有报汛站点的信息可汇集到长江防总,30分钟以内可报至国家防总。事实上,很多信息10分钟之内就到了。”长江委防办副主任陈桂亚说,基本可以通过电子系统,实时监测数据。
气象水文预报预测技术的大幅提升,提升了预报精度、准度。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徐少军说:“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科学技术的全面提升。一个明显的感受是,现在的天气预报比20年前准了很多。”
“基本可以安澜。”陈桂亚说,长江防汛体系今非昔比,如果发生1998年那样的流域性大洪水,中下游蓄滞洪区基本无须启用。
“但这并不意味着今年长江的防洪工作可高枕无忧。”陈桂亚介绍说,2012年汛后,长江中下游河道部分迎流顶冲且地质条件较差的河段集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河道崩岸险情。
他说,今年长江中下游出现45处崩岸险情、长度近22千米,也可能对今年度汛造成意外影响。
长江一些支流堤防、民垸,至今普遍没有进行标准建设。湖北省水利厅厅长王忠法说,中小河流应对超标准洪水能力普遍偏弱。在前期持续降雨的影响下,湖泊水库河流的底水已经较高,调蓄能力减弱,未来还可能出现的超警洪水将给我们构成巨大考验。(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熊金超 黄艳 李思远)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长江上游 1号洪峰 来袭 中下游堤防


中国十佳劳伦斯奖颁奖盛典 孙杨丁宁获最佳男女运动员
维也纳:圣诞市场气氛浓
康熙几何“课本”亮相内蒙古
24小时书店现身河北 市民乐享“文化”夜生活
沙特在首都上空拦截一枚导弹 网友拍下画面
海南海事局南海救助局开展首次海空联合巡航
柏林民众纪念圣诞市场恐袭一周年
安理会再次延长跨边界向叙利亚提供救援授权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