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钜惠民生 钜惠民生
工厂搬到家门口 就业脱贫不远走
——新疆扶持就近就地就业帮助各族群众脱贫致富
原标题:工厂搬到家门口 就业脱贫不远走——新疆扶持就近就地就业帮助各族群众脱贫致富
新华社乌鲁木齐7月8日电题:工厂搬到家门口 就业脱贫不远走——新疆扶持就近就地就业帮助各族群众脱贫致富
新华社记者何军、张晓龙
凭借一双飞针走线的巧手,麦迪娜成了新疆伊犁霍城县兰干乡文化村的“金领”,在村服装厂每月挣3000多元,成了家里收入最高的人。
麦迪娜告诉记者,之前,擅长针线活的她也只是为家里人缝缝补补,最多为邻居做点东西。自从村里开了服装厂,自己的手艺一下派上了大用场。“家里生活一天天变好,我的地位也上去了。”
麦迪娜工作的服装厂,是村里的另一名妇女佐热古丽开的。41岁的佐热古丽从15岁起开始做裁缝,经过20多年的积累,有了一个小型的家庭手工作坊。
2014年,为扩大就业消除贫困,霍城县委县政府出台鼓励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当地居民就近就地就业,扶持有意愿的人扩大创业规模。各方面符合条件的佐热古丽得到了支持,村里为她免费提供了270平方米的厂房,生产规模从之前的7台机器增加到60多台。
佐热古丽的工厂主要制作晚礼服和舞蹈服,服装销往新疆各地市场,订单最多的一个月有1600件。她从村里招了40多个技工,还是忙不过来,招工广告已经贴到了周边的村。
现在,霍城县几乎乡乡都有工厂、村村都有车间。霍城县委副书记崔荣国说,就业是霍城县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全县11个乡、镇、场少数民族聚居村,共新建36个总面积1.5万平方米的就业工厂,通过引进服装制作、食品加工等用工需求大的小微企业,吸纳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霍城县还斥资近亿元设立中小企业创业园,用于引进企业和培育本土企业发展壮大,通过各项优惠措施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稳定当地就业市场用工量。
新疆目前有72万户、26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偏远农牧区。
在南疆喀什,借助“一带一路”开发建设机遇以及对口援疆项目,当地各县市积极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落地,扶持面向乡村的“卫星工厂”和面向千家万户的“家庭工厂”,为贫困人口在家门口提供低门槛就业岗位。
思科电子是广东一家主营电子电器元配件的民营企业,自2014年6月起,这家公司一年间在喀什地区的4个县市设立了7家工厂,吸纳就业近万人。
思科电子董事长苏绍禧告诉记者,公司已将工厂车间搬到乡村社区,有些工作甚至可以拿到家里去做,农牧民不出家门就能就业增收。
为了提高就业率,喀什各县市进一步提升机电加工、汽车维修、服装设计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在县乡村三级专门设立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农牧民劳务经纪人队伍建设。
除了鼓励家门口就业,还要鼓励家门口创业。喀什地委副书记方利旭表示,自治区“扶贫贷款”优惠政策已落地,贫困人口可享受三年免担保无息贷款,喀什将通过这一政策支持农牧民开办小商店、小作坊、农家乐以及发展庭院经济,实现家门口创业带动就业。(完)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新疆 就近就地就业 脱贫致富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