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把文化自信写进“中国方案”
——专家解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
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题:把文化自信写进“中国方案”——专家解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华春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专家表示,将“文化自信”与前三个“自信”并列,扩展成为“四个自信”,是一项深谋远虑之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释
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哲学部主任韩庆祥认为,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这“四个自信”第一次正式提出来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但真正在党的文件、在中央领导同志讲话中,把“四个自信”并提,是在今年6月29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
“在‘七一’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了坚定‘四个自信’,而且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释。”韩庆祥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韩庆祥表示,这三个“更”是对文化自信的新阐释,也讲明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关系。
他表示,文化自信是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更广泛,它不仅渗透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中,而且可以深入人的一切活动、一切方面,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此外,文化自信更深厚,文化是一个人各项活动的“基因”,文化一旦内化于心,就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文化自信一旦树立起来,其影响将是深厚且长远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植于中华文化土壤
中国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尹韵公表示,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够在短短30余年间走完西方强国300年的发展历程,主要和重要的因素,就在于我们既有充分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又有强大的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切自信的源泉和根基。”尹韵公认为,近代欧洲强国借助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与启蒙,先后创立和塑造了富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的文化。与之完全不同的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当代中国文化的源泉和根基,主要来自于自身数千年历史文化的深厚积累。
“在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数千年连绵不断的,甚至精确到年、月、日接续的历史文化记录,在这一点上,我们是骄傲的。”他说。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四个自信”,把我们党的历史放在5000多年中华民族文化历史中审视,更加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
把文化自信写进“中国方案”
尹韵公认为,文化自信,既是繁荣的原因,也是昌盛的结果。
他介绍,20世纪70年代前后,“亚洲四小龙”和日本的经济活力表现,曾经震惊了西方知识界。一批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文化学家经过深入研究和分析,认为儒家文明的巨大影响是“亚洲四小龙”和日本经济发达的重大因素。
尹韵公表示,我们今天能够快速进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正如西方强国崛起时那样,政治的、经济的、制度的等因素是显性的,而文化的、理念的因素则是隐性而不可或缺的。”他说。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说,文化自信作为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的坚定信念和重要基础之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文化自主和文化自觉。
“我们要以历史自觉精神,把文化自信写进‘中国方案’。”尹韵公说,任何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最终都通过文化自信而展示出来,中国对人类社会的更大贡献,应当包括文化贡献。(完)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


2017,那些人,那些事
莫斯科发生枪击事件
安哥拉首枚卫星由俄罗斯发射升空
以色列民众用乐高积木砌高塔 欲打破世界纪录
马耳他遭强风袭击 飞机都被吹跑
空降兵某旅组织千余新兵首次夜间跳伞
中国军队2017:打造实战化训练“升级版”
“雪龙”号搭载南极科考队抵达中山站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