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要农民进城落户不妨多些民生投入
据新华社记者近日赴安徽、四川、湖北等地调查发现,多数试点中小城市已经全面放开农民进城落户,但在“零门槛”前农民落户意愿普遍不高,有县城2015年农转非仅200多人。随着农村户口“含金量”逐渐提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愿意在城市买房、工作、生活,但却选择把户口留在农村。
农民不愿进城落户,城市户口含金量下降,这是近十几年来的一大趋势。对此,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农民不愿意放弃土地,但实际上,201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已明确规定,农民进入城市落户,在现阶段不要求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权利和集体收益分配权“三权”。
也就是说,农民获得城市户口,并不会剥夺他们农村的既有利益,可就在如此优厚的条件下,农民为何还是不愿进城落户?
究其原因,主要不外乎这几点。首先,农民不愿落户,多是在一些中小城市。这些城市的工作和发展机会少,缺乏优质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与此同时,这些城市的房价相对农民收入却较高,生活成本也不低。所以,这些城市的户籍对于农民而言缺乏吸引力。
与此同时,城市所提供的社会等福利含金量有限,让农民缺少安全感。许多进城农民在城市里从事的往往是建筑业、餐饮服务和工厂流水线等低端体力型工作,要么没有社保,要么社保水平很低。他们一旦失去工作,失业保险并不能救济他们的生活,很容易让他们陷入困顿。所以,许多人即便进城也要保留农民身份,正如他们所说,“万一今后没有工作,还能回村里种地养活自己”。
此外,虽然国家规定农民进城落户不用放弃土地经营权,但很多农民认为这只是权宜之计,未来这条政策怎么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在许多农村民众看来,有个农村户口,守着农村的土地,这是最保险的,不管政策怎么变,都会游刃有余。所以未来,只有通过创新进一步明确预期,在法律上保障进城农民依然享有土地收益,这才能打消更多人的顾虑。
许多地方官员把农民不愿进城落户当成心头病,这其实没必要。农民不愿进城落户不过是社会转型阶段所特有的现象,许多进城的农一代、农二代可能有着较为深厚的土地情结,但农三代、农四代,对于土地并不那么看重,他们许多人生于城市,长于城市,城市就是他们的根,没有多少人会愿意回到遥远而陌生的故乡。城市化的大潮终究是无法阻挡的。
所以,对于农民不愿进城落户,不妨持平常之心。各个地方也没必要设置每年落户数量的指标,更不能通过各种变相强迫手段让农民上楼。农民落户意愿不足,背后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他们的保障和关注的不足。倘若更多中小城市政府不是把钱大都撒在光鲜的城市硬件建设上,而是多投入到民生建设上,让民众看到实实在在的福利红包,恐怕每年农民的落户数字不至于这么难看。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农民进城 农民落户 民生投入


土耳其一架军用运输机坠毁3人丧生
旅马大熊猫“靓靓”诞下第二只宝宝
哥伦比亚一架军用直升机坠毁至少7人遇难
西班牙庆祝圣安东尼节 民众“骑马跳火”
兰州榆中黄土高坡上演“水母灯光秀”
冬季不荒芜 这里上演“丰收喜宴”
带工作照回家
福建漳州现大型蚂蚁雕塑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